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86岁前美国飞虎队老兵抵湖北寻救命恩人

时间:2010-10-16 17:07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www.yunhepan.com

  

 

  本尼达见到罗必书时惊喜万分 记者戈昊怡 摄

  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记者望隽 刘汉泽 通讯员 胡立文)“我是带着责任来中国的,我有责任带孩子们来看一看,看望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们。”昨日中午,86岁的前美国飞虎队老兵格伦·本尼达坐在轮椅上,与自己的10位家人抵达红安。一个美国飞虎队员来中国寻找救命恩人和失落战机的传奇故事,开始续写66年后的新章节。

  再次踏上湖北土地“感恩”

  1944年,美国飞行员格伦·本尼达驾驶P-51型野马式战斗机在武汉执行轰炸任务返航途中,遭到日军飞机攻击。战机坠落在我省监利县周老嘴镇的下凤湖,跳伞逃生的格伦·本尼达被当地村民救治,而后被护送至新四军五师。

  格伦·本尼达用“感恩之旅”形容此次中国之行,他说:“第一次我来到中国,是一个帮助中国人民战胜敌人的飞行员;66年后我和家人一起来到这里,是一个心怀感激的人,感谢中国人民当年对我无私的帮助。”

  2005年,格伦·本尼达曾受邀到监利,与他当年驾驶的战机“重逢”(本报曾予详细报道)。昔日威风凛凛的飞虎队战斗机,而今已在水塘中沉睡了60多年,只有尾翼部分显露出来。站在泥塘边,格伦·本尼达百感交集地许下心愿:“我知道这是一个多么艰巨的工程,但我仍然希望中国人民能把它挖出来,让我有生之年看到这架飞机。”

  为此,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一起主办并推进“龙腾虎跃”行动——在监利县开掘、修复、保护美国飞虎队坠机项目。据悉,该项目分为前期勘探、道路修复和环境治理、开掘和修复、保护和陈列四个阶段,目前第二阶段工作正在启动。

  考虑到老人的健康状况,今日,格伦·本尼达的子孙将代他前往监利,实地探访当年坠机的开掘现场,并了解“龙腾虎跃”行动的进展情况。

  回忆   飞虎队老兵曾受李先念关照

  当年救过本尼达的监利乡亲,大多已去世,只有85岁的罗德世老人还健在。昨日,记者来到罗家村,找到了罗德世老人。老人说,能在19岁看到飞机,还能救起一名美国飞行员,这对他的一生来说都是个“稀奇事”,所以记得十分清楚。

  罗德世回忆,那天中午1点多,突然听到空中轰隆作响,抬头发现一架飞机冒着黑烟,飞得很低。不久,就看到飞机一头栽进湖里,而空中出现了一朵伞花。

  很快,在距离飞机坠落处1公里开外的田里,村民们发现了降落伞。上前把伞收拢,发现飞行员还活着。

  村民们一起将飞行员搀扶到家里,由于语言不通,彼此都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飞行员说了两个汉字:“美国”。村民们这才猜到他是美国飞行员。

  村民们明白意思后,立即将本尼达一村一村地转送,最后转送到了新四军驻地。

  时任新四军第五师师长李先念,在本尼达养伤期间多次看望过他。李先念不仅将手枪、地图、竹斗笠等物送给本尼达,还托他向飞虎队队长陈纳德将军转赠一把从一个日军将军手里缴获的军刀。

  三个月后,伤愈的本尼达由新四军战士护送,突破日军重重封锁,回到飞虎队总部,继续投入战斗。战争结束后,他回到美国。

  幕后   监利乡亲如何找到飞虎队员?   飞机上机枪编号提供线索

  一段历史,被尘封了60多年。60年前年轻英俊的飞虎队员,如今已成儿孙满堂的耄耋老者。60年后,这段历史是如何被人们重新发现的?监利老百姓是如何找到当年的飞行员的?昨日,华夏文化纽带工程执行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靖讲述了这背后曲折漫长的寻找故事。

  2005年的一天,一位朋友来到本尼达的家中,激动地递给他一份报纸——“中国监利人民寻找格伦·本尼达”。原来,2001年9月,在美国飞虎队援华抗日60周年座谈会上,来自监利的罗必书老人说:“我们救过一个美国飞虎队员。当年参加营救的很多人都已去世,我们很希望知道那位美国飞行员如今在哪里”。听到这段传奇,座谈会主办方——华夏文化纽带工程负责人当即决定,要为老人完成心愿。

  由于没有任何信息,寻找美国飞行员的工作只能从那架坠机入手。2004年,通过对坠机上挖出的三挺机枪进行研究,专家们从依稀可辨的机枪编号查到战时与之匹配的飞机编号,最终查到了飞行员的名字。2005年,美国华文报纸《美中晚报》广发寻人启事,被本尼达的朋友看到。握着报纸,年迈的本尼达落泪了:“监利人民没有忘记我,我要马上回去。”

  记者手记   心脏搭了9个支架,仍坚持重访故地   老兵多次对家人说“情义无价”

  格伦·本尼达的儿子爱德华告诉记者,86岁的父亲已做过两次心脏手术,搭了9个支架,心脏还装有起搏器。但他宁可忍受13个小时越洋飞机的疲劳,还有随时可能发作的心绞痛,仍坚持来中国,要来湖北。

  老人为什么不顾年事已高、疾病缠身,还要再次来故地寻访?记者的话刚问出口,爱德华立即接过话说,父亲一直盼望着湖北之行,因为他多次说过:情义无价。

  此次访华,本尼达的夫人、儿子儿媳、孙子、弟弟弟媳、侄女都来了。“没有当年中国人民的救助,我就不会拥有他,也就不会有我们现在这个家。”昨日的座谈会上,本尼达夫人埃莉诺非常动情。

  本尼达当年的救命恩人罗甫世之子罗必书老人也赶到红安与之相会,下午临走时,本尼达的侄女和弟媳多次走到罗必书面前,握着他的手反复地说:“谢谢,谢谢,非常感谢……”

  本尼达本人昨天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希望他的子孙能与监利老百姓的子孙成为朋友,将这段缘分世代延续下去。

相关阅读
  •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公布 学生睡眠不足问题依然存在
  • 2020放假时间安排来了!五一放5天 国庆中秋放8天
  • 习近平会见出席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外方代表 共商创新合作
  • 北京市解除输入型鼠疫病例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
  • 全国初雪时间地图发布,来看你家2019年第一场雪什么时候下?
  • 世界第一!中国高铁年底通车里程将达3.5万公里
  • 年底了,你可能还有这些钱会到账!速查!
  • 人社部首次公布100个短缺职业排行,营销员、收银员等排名前十

    • 上一篇:台湾钉子户房屋被拆只剩门柱仍不肯搬迁
      下一篇:杭州环卫工人开着“高尔夫球车”捡垃圾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