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红木家具遭炒作后泡沫破灭 八千万家具跌百倍

时间:2010-10-29 12:56来源:经济参考报 www.yunhepan.com

  

 

  曾经高达8000万元一套的红木家具如今不到60万元。“不仅原料价格超跌,家具市场也有价无市”,业内称“令人心痛”。记者周华摄

  2007年10月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曾经展出过一套价格为“8000万元”的老挝“红酸枝”家具,令人记忆犹新的是,这套家具的现场明确标出“价格不打折,卖给有缘人”。

  2010年10月,同样在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会场,《经济参考报》记者再次看到了包括“酸枝木”、“鸡翅木”、“紫檀木”、“黄花梨”在内的成套“红木家具”。而这一次,鸡翅木的17件套,开价最高不超过17万元人民币;紫檀木的19件套,标价也不过19万元人民币。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认为:红木家具从天价暴跌的背后,是游资爆炒后撤离的恶果,而这一恶果,让整个家具行业付出了惨重代价,数年都难以平复。

  原来能买架“空客”,如今买不来一辆车

  博览会参展商家阮文成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当年标出8000万元10件套的‘天价家具’,现在不到60万元就能买到19件套,价格缩水了100多倍还不止。原来卖一套家具能买一架‘空中客车’,现在可能还买不到一台越野车!”

  当年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红木家具经销商黄鹏曾经介绍:“酸枝木是广义上的红木家具,此类木材生长周期很长,成才基本上都要上百年,2003年的酸枝木价格还不过7000元/吨,2007年的间隔已经飙升到35000元/吨。”

  而在本届博览会上,参展商家阮文成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红木家具系列中的酸枝木,价格已经从当年的近80万元/吨,跌落到不到10000元/吨,价格缩水的速度之快,令人瞠目。

  原料价格的缩水带来的自然是下游产品的销售价格迅速跳水。《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广西凭祥、东兴等边境口岸和南宁、柳州、桂林等家装展会、家具场采访时,绝大部分红木家具销售商认为,从2007年上半年达到巅峰以来,就一路下滑,目前为止,价格已经“跌落”到只有当年的百分之一甚至二百分之一。

  凭祥红木家具销售商黄翔告诉记者,2006年至2007年是价格疯涨的一年,2005年黄花梨、紫檀木的价格不过10万元至20万元一吨,2007年8月,黄花梨就达到每吨250万元至270万元,紫檀超过每吨70万元至80万元,那几年,红木家具行当产生了一个接一个一夜暴富的神话。

  黄翔说:“但现在的价格,低得让人心痛,不仅原料价格超跌,家具市场也呈现出有价无市的局面。”

  黄翔告诉记者,2006-2008年上半年,几乎每个月都能有200-300万元的进账,江浙、福建一带的老板,看到店家有红木原料,不管品质怎样,不管能否按时交货,直接就砸钱购买。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市场迅速萎缩,如今一年到头可能都进不了100万元的货款。

  “泡沫破灭”引发价格回归

  曾经多次在电视台“收藏”、“家珍”一类的栏目推荐红木家具的收藏爱好者蔡利强说:“现在我再也不说红木家具能保值增值了,因为2006-2007年入行的亲戚朋友抢购的红木家具,现在都在骂我呢。”

  《经济参考报》记者对多位业内人士进行采访时,一个较为普遍的观点是:“红木家具”从“天价”到“地价”的迅速变化,与大量游资涌入其中进行疯狂炒作密切相关,如今,炒作的游资早已纷纷离场,但由此导致的红木家具“产—供—销”环节的混乱,使整个产业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常年在福建、广东、北京、云南等地拥有多家“红木家具”销售场所的商人胡斌琳告诉记者,2003-2007年是“红木家具”飙升最为迅猛的时间段,按照“红木家具”市场的基本规律,一般来说,家具每年增值15%-25%之间,属于较为正常的速度。但2003-2007年之间,“红木家具”的势头几乎每年都是以“翻筋斗”的速度在飙升。

  胡斌琳说:“以最贵的海南黄花梨为例,2003年的价格不过3万多元/吨,但2004年就涨到6万元/吨,2005年飙升到12万元/吨,2006年涨到80万元/吨,2007年迅速飙升到近300万元/吨。完全不符合这个市场的运行规律。”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收集红木家具的收藏爱好者杜成峰分析认为:从后来了解的情况看,完全是因为有大量场外资金涌入红木家具市场,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通过囤积居奇、买空卖空、拉高出货……等一系列手法,将红木原料和家具炒到了“天价”。

  杜成峰说:“当年流入红木家具市场的资金,要比原来已经入场的资金多200-300倍,由于行业内对这样的资金流向很不清楚,相互之间也缺乏原料信息的互通有无,因此,在很短时间里,行业的所有原料几乎都‘节节看涨’,实际上是因为原料都垄断到职业炒家手中,缺货的业内人士只能眼睁睁看着价格飙升。”

  最让这些红木家具经销商、收藏爱好者们懊悔的是:最初他们认为“稀缺”、“绝技”、“保存年代长”、“增值速度稳定”的“推销说法”,成为“职业炒家”们将价格“吹高”的最大推手。

  行业混乱的状况未彻底改变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中越边境市场、家具制造企业和家具销售卖场暗访时却发现,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商家在混淆“红木”、“硬木”的标准,并以“标准”没有强制执行力,来向消费者“答疑解惑”。

  记者深入采访时,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即使是红木家具进入“裸泳时代”,一些企业也遭遇了“大浪淘沙”的行业洗牌,行业内部也出台了相关的标准,但从实际情况看,行业混乱的状况并未彻底改变,市场的信心尚未得到提振。

  2008年9月1日,红木家具的新标准《中国深色名贵硬木家具标准》出台,规定销售的红木家具必须标明产品名、木材、辅料、木材产地、质量等级、涂料、规格等。这一标准曾经被业内人士寄予厚望,认为是“规范红木标准、实现市场洗牌”的重要措施。

  然而,《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南宁富安居、柏图家居、春城家具等多家家具市场进行随机采访时,调查的63位“红木家具”销售商及其推销人员,超过一半以上没有听说过有《中国深色名贵硬木家具标准》;2/3的表示“标准是标准,但我们企业有自己的生产规范,别的很多企业达不到的,我们都能达到。”;还有30%左右的促销员明确表示“我们生产的是‘红木’不是‘原木’,品质自然会有差别”……

  南宁“富安居”家具城的多位家具促销员表示:“《中国深色名贵硬木家具标准》是针对‘硬木’而言的,‘红木’不是‘硬木’,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木制家具,大部分都是胡桃木、乌木、水曲柳木等,‘红木’的价 格就 是再 低, 也要 比这 些木 料价 格高。”

  胡斌琳告诉记者,目前“红木家具”的成套市场上仍然有不少混乱的情况,如到底用料多少称为“红木家具”,比例占到百分之几以上才能称为“红木家具”;“红木”用料在哪些位置,是整块红木还是拼装红木……

  胡斌琳说:“这些别说没有产业标准,就是有产业标准,企业和商家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也不会严格执行。因为谁都知道,老老实实做家具,要不就是价格太高卖不出去,要不就是卖出的价格连本都赚不回来。”

  观点   “红木乱象”亟待正本清源   □丰伦

  从普洱茶的“天价风波”到“红木家具”购买“空中客车”的“梦幻奇迹”,从“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到“糖高宗”……短短几年时间,我们先后经历了各类商品价格飙升、创造“天价泡沫”之后,又在极短的时间里迅速“打回原形”。

  “红木家具”及其类似商品价格飙升和泡沫迅速破灭的背后,凸显的是我国民间资本积累和投资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难题。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积累,大量民间资本沉淀在国人中,“藏富于民”的情况逐渐显现,另一方面,居民投资的渠道相对单一,股票、基金、房地产,仍然是居民投资的主要渠道。

  投资渠道的单一,加上近年来房地产价格迅速飙升带来的资产“缩水”压力,使得相当一部分居民希望能够转移投资渠道,实现自身资产的保值增值;投资渠道的单一导致缺乏理财知识,又希望自己的财富能够实现保值增值目标的富裕阶层,将资金用于炒作看似梦幻的“泡沫”。随之而来的,无疑是红木价格飙升、普洱茶价格飙升的“幻象”。

  表面上看,“红木乱象”和“普洱泡沫”破灭的背后,损害的仅仅是投资者、炒家的利益,实际上,一轮“洗牌”之后,损害的还有行业的诚信度、消费者的信任度、产业正常发展的轨迹,还包括民间投资者的信心。

  将“天价红木”正本清源的方法很简单:这就是开辟更加广阔的投资渠道,使得民间资本不仅能够沉淀,而且能够收益,这就需要从产业结构进行深层次的调整,摒弃高耗能、高排放、单纯依靠人力资源优势来推动的“增长速度”,将目标转变到提高劳动生产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领域中,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为中国经济下一轮的增长周期奠定坚实的基础。

  将“红木家具”正本清源,还需要从生产源头上对整个产业进行监管,将产业中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通过行业自律、部门监管等多种方式,实现整个行业的规范、持续、健康发展。

  一位红木家具炒家的自述   没想到,“最后一棒”砸在了手里!

  ●要把红木家具的价格炒上去,就要学会利用媒体、网络、舆论的力量,打造“综合效应”。而我正是在这个阶段,逐渐成为相当一部分初入行者眼中的“权威专家”。

  ●整个行业内都被自己制造的“泡沫”所陶醉,从2003-2007年之间,通过“垄断原料制造‘稀缺神话’—————炒作价格制造‘暴富神话’—————专家推荐制造‘升值传奇’”,红木家具的价格一口气飙升到了原来的几千倍甚至上万倍。这样的增速让我们自己都叹为观止。

  ●我不是没想到泡沫会破灭,只是希望自己能在破灭之前把“最后一棒”抛售掉。现在看来,这样的想法真是太天真了。

  □记者何丰伦南宁报道

  从珍爱到珍藏,从珍藏到投资,从投资到投机,从投机到炒作,从炒作到破灭,从破灭到“谷底”……回顾自身最近5年在“红木家具”行业中摸爬滚打的经历,如今已经负债累累的红木家具厂商梁俊强,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自述了炒作“红木家具”的经验。

  靠“综合效应”成了“权威专家”

  在同行的推荐下,各类电视台、电台频繁找我出镜做节目,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夸大红木家具的收藏价值、增值速度,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红木家具广义上包括紫檀木、花梨木、鸡翅木、酸枝木等硬木家具。长期以来,爱好者首先是基于个人生活需要来购买,真正意义上炒作的很少。到2000年左右的时候,才陆续有人开始关注红木家具作为收藏品市场的运作情况。2000年的时候,南方市场和北方市场上,5000-6000元左右,就能买到非常像模像样的红木家具了,从框架、榫头、木板……都是红木家具,而且是品质很好紫檀木或者黄花梨木。

  从2003年开始,红木家具的涨势开始加快。我也就是在这一阶段,从爱好者、收藏者逐渐变成了“炒家”。因为我非常熟悉各类红木家具,一眼就能看出不同红木家具的品质、用料,很快就成为行当里的专家。从2005年开始,在同行的推荐下,各类电视台、电台频繁找我出镜做节目,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夸大红木家具的收藏价值、增值速度,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同是“炒家”的同行告诉我,现在是信息化时代、网络时代、娱乐时代,要把红木家具的价格炒上去,就要学会利用媒体、网络、舆论的力量,打造“综合效应”。而我正是在这个阶段,逐渐成为相当一部分初入行者眼中的“权威专家”。

  整个行业都为自己制造的“泡沫”陶醉

  由于红木家具的销量有限,在职业炒家眼中,只要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垄断整个供应链,就能制造出一夜暴富的“天价神话”。

  不管是红木家具还是硬木家具,每年在中国的销量都是按一定的速度增长的。因此,符合经济增长规律的“红木家具”,每年升值的空间非常有限,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03年之间,每年也只是以20%-30%左右的速度增长。

  但是,由于红木家具的销量有限,在职业炒家眼中,只要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垄断整个供应链,就能制造出一夜暴富的“天价神话”。从2002年开始,我就加入了类似“金字塔”结构的“区域红木仓储联盟”。这一联盟的做法是:参与者向红木生产企业缴纳一定数量的保证金,就成为经销商,所在区域性的红木全部通过经销商销售。产地和经销商供销体系形成后,一级经销商就会与二级、三级经销商联手,抬拉红木各类产品价格。一级经销商通过绝对垄断权,留下70%左右的红木囤积,拿出30%左右的份额,通过“价格联盟”进行跨区域抬拉,将价格拉到购买价格5倍至6倍抛售给二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继续联合抬拉,达到满意的价位后才抛售给三级经销商。

  我们这一联盟的出现,悄无声息地打破了原来红木家具已经形成的市场流通渠道,将大量的红木迅速囤积起来,层层囤积、层层抬拉价格,结果只用三成流通原料炒作,在不到半年时间里,红木家具的价格就比原来飙升了一倍。

  行业内最吸引人眼球的事情,莫过于2007年北京元亨利古典家具有限公司搞出的“黄金换木头”活动:当时,这家公司在“红木大观楼”中摆出价值百万元的金条,兑换比例是1公斤黄花梨木换40克黄金,向京城百姓征集海南黄花梨的木料,并且声称不管是擀面杖还是瘸腿凳子,只要是海南黄花梨做的,都能变成宝。

  当时,整个行业内都被自己制造的“泡沫”所陶醉,从2003-2007年之间,通过“垄断原料制造‘稀缺神话’———炒作价格制造‘暴富神话’———专家推荐制造‘升值传奇’”,红木家具的价格一口气飙升到了原来的几千倍甚至上万倍。这样的增速让我们自己都叹为观止。

  “最后一棒”砸在手里“套牢”数百万资金

  “砸”在手里、至今还存有的800多吨各类红木,让我被“套牢”了几百万的资金。

  从2003-2007年,我最初是通过收藏,然后是通过炒作,投入不到30万元人民币的家具收藏,最高的时候仅存在仓库的红木原料,价格就高达近1亿元。但这一泡沫在2008年3月份之后就迅速破灭。“砸”在手里、至今还存有的800多吨各类红木,让我被“套牢”了几百万的资金。

  我不是没想到泡沫会破灭,只是希望自己能在破灭之前把“最后一棒”抛售掉。现在看来,这样的想法真是太天真了。其实,红木家具对于消费者来说,首先应该是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而不能作为“一夜暴富”的投资对象。

  如今的我,心态又重新回归了以往,我还是喜爱红木家具,还是喜欢到各地去走走、看看红木家具,帮助别人鉴赏、品评各类红木家具,只是,我不会再去投资、“炒作”了。

  尽管由于价格暴跌遭遇了“行业洗牌”,尽管也出台了相关的行业标准,但在我看来,目前整个红木家具市场还很混乱。仿红木家具、冒牌拼装的红木家具……都在侵吞这这块巨大的市场,红木家具在市场价格暴跌的同时,消费者对家具的信心也在暴跌。

  一套五件套的红木家具,紫檀木料的可能要花费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但是仿红木则只需2000元至3000元。用亚花梨冒充花梨木,用铁木、豆木冒充酸枝木,用非洲鸡翅木冒充缅甸鸡翅木……每次别人邀请我外出购买家具做鉴定的时候,看到这些假冒红木家具,我心里都不好受。我希望这一市场尽快“正本清源”,整个行业的品质尽快提升。

相关阅读
  •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公布 学生睡眠不足问题依然存在
  • 2020放假时间安排来了!五一放5天 国庆中秋放8天
  • 习近平会见出席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外方代表 共商创新合作
  • 北京市解除输入型鼠疫病例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
  • 全国初雪时间地图发布,来看你家2019年第一场雪什么时候下?
  • 世界第一!中国高铁年底通车里程将达3.5万公里
  • 年底了,你可能还有这些钱会到账!速查!
  • 人社部首次公布100个短缺职业排行,营销员、收银员等排名前十

    • 上一篇:有权威人士称房产税最快年底试点 税率0.6%左右
      下一篇:梁思成之子梁从诫病逝 致力环保骑车开政协会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