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高殡葬费催生“坟奴” 存14年骨灰终撒海

时间:2010-11-03 09:03来源:齐鲁晚报 www.yunhepan.com
 

殡葬费过高催生“坟奴” 存十四年骨灰终撒海

10月23日,在青岛参加免费海葬仪式的一位市民手捧鲜花悼念亲人。

先是青岛免费海葬4OO多位死亡居民,接着浙江宁波为困难家庭推出“经济适用墓”……殡葬费用高不可攀,如何才能“死得起”,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在城市,安葬—位逝者需要多少钱?有哪些不失庄重却成本更低的殡葬方式?海葬、树葬等能不能被居民接受?潜新闻——道来。

“如果给老人选择海葬,一定会被村里人的唾沫星子淹死。”青岛崂山区北宅东陈村的小陈说,犹豫之后,他最近还是花1万多元给岳父买了一块墓地。

“一块同样规格的墓地,从去年的2万元涨到3万元,如果不赶快预订,10天之后可能又是另外一个价。”公墓销售人员刘女士介绍。

 

树葬、海葬、花坛葬、壁葬、骨灰还林……越来越少的墓地资源和高得吓人的墓地价格迫使人们转变观念,这些新的殡葬方式既节约土地资源,也一样可以寄托人们的哀思。

存放十四年的骨灰终撒海

10月23日上午,在青岛市殡仪馆存放了整整14年后,逝者陈舜华的骨灰被儿子王文洋撒入大海。

“妈,儿子再送您最后一程,以后每年我都会带孩子来海边祭奠您。”王文洋一边撒着伴有花瓣的骨灰,一边流泪念叨着。

10月23日、24日两天,青岛首次免费为本市死亡居民举行海葬仪式,427名魂归大海的逝者中有409名本地居民,另外18位外地逝者的亲属则需交500元。

“今年是海葬人数最多的一年。”青岛市民政局副局长韩同央说,免费政策推出之前的今年清明,有225位逝者由亲属选择海葬,今年海葬骨灰总数达到了652具。

从1991年开始,青岛率先在全国开展骨灰海葬,每年清明节与农历十月初一各组织一次,免费之前,每具骨灰收取500元。

海葬的好处显而易见。一个单穴墓一般占地0.8平米,双穴墓地1.2平米,再加上绿化留空面积,一亩地只能安置41位逝者。1000具骨灰撒海,就可节约土地24.4亩。

海葬还减轻了死者亲属的经济负担,农村土葬的费用为6000元到8000元,城市经营性墓地的费用则为3万元到5万元,而海葬除运输、火化等外,基本不用再花钱。

选择海葬的主要有两类人,一是学历比较高或思想比较开放的,此次免费海葬的报名家属中不乏外籍华人,还有一些人专门从北京、沈阳等地赶来。

另一种是收入较低的家庭,淄博市周村区的姚玉霞是街道办的干部,她给公公婆婆选择了海葬,“我死了以后也要海葬,这样可以给儿女减轻负担,又有纪念意义。”

但显然,海葬还不能被多数民众接受。20年来,青岛共有4500多具骨灰撒海,可比起年均5.3万余人的死亡数字,海葬的逝者少之又少。

墓地价格再高也不愁卖,你不买别人也会抢

在青岛,除了海葬,逝者骨灰主要有三种处理方式。

一是农村的公益性墓地,公益性墓地一般以村或镇为单位修建,不收取费用。

二是骨灰堂,骨灰堂安置又分为两种,一是存放在殡仪馆的骨灰安放楼,收费从40元/年到180元/年不等;二是农村的怀念堂或称公益性骨灰堂,由村或镇来修建,也是免费存放。

第三种则是购买城市经营性墓地,这是代价最高的一种。

记者从青岛市民政局获悉,青岛目前经过审批的城市经营性墓地仅有10处,共计2283亩。

“国家已经不再审批新的经营性墓地了。”青岛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员说,国家严格控制殡葬用地,这是大政方针。而另一方面,公墓的价格属于市场自行调节,可用公墓越来越少,价格必然会越来越高。

以青岛福宁园公墓为例,墓地的最低价格为32800元,最高的则为96800元,再加上380元/年的养护费以及刻字费等,价格不菲。

“一块同样规格的墓地,从去年的2万元涨到3万元,如果不赶快预订,10天之后可能是另外一个价。”福宁园公墓的销售人员刘女士介绍,这里位置较好的墓地已经卖得差不多了,只有96800元的极品墓地选择余地较大。

“墓地价格再高也不愁卖,毕竟很多人的思想还是很传统,你不买别人也会抢。”另一处墓地的销售人员称。

七成骨灰存在殡仪馆,有的一放好几十年

“1平米的墓地就要花这么多钱,甚至是房价的好几倍,对一般家庭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压力。”一位想购买墓地的市民表示。

据了解,除了购买墓地,缴纳墓地管理费对居民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各个墓地管理规定不同,有些需要先缴纳5年的管理费,有些需要缴纳10年,最长的一次缴纳20年。如果到期后在一定时间内不继续交费,骨灰将被处理。

继房奴、孩奴、车奴之后,难以高攀的殡葬价格又催生了一个网络热词———坟奴。

王文洋说,母亲刚去世时他曾想过买块墓地,“后来墓地价格越来越高,买墓地的想法也就不了了之了。”就这样,王文洋母亲的骨灰在殡仪馆一直存放到现在。

王文洋的情况并非个例。青岛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员说,在青岛,选择骨灰安放楼是大部分城市居民处理骨灰的主要方式,能占到70%。

青岛市殡仪馆的熊卫国处长介绍,目前殡仪馆内已经安放骨灰6万具,有些一放就是几十年,甚至到后来都没有人管了。

“现在殡仪馆里的骨灰存放已经饱和,基本上是出一个进一个。”熊卫国说。

青岛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的工作人员说,选择将骨灰存到殡仪馆的有两种人,一种是买不起墓地的,一种是觉得生前尽孝就可以,没必要买墓地厚葬的。

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将亲人的骨灰放置在骨灰堂里属权宜之计,因为墓地价格太高,一旦有价格适中的墓地就将骨灰迁走。

1991年至今,青岛参加海葬者无一来自农村

树葬、海葬、花坛葬、壁葬、骨灰还林……青岛市民政局有关人士介绍,越来越少的墓地资源和高得吓人的墓地价格迫使人们转变观念,这些新方式可以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人们一样可以寄托哀思。

但目前,选择这些新殡葬方式的居民毕竟是少数。

“如果给老人选择海葬,一定会被村里人用唾沫星子淹死。”青岛崂山区北宅东陈村的小陈说,虽然看过免费海葬的报道后,他动过为逝去亲属海葬的念头,但犹豫之后,最近还是花1万多元给岳父买了一块墓地。

小陈说,墓地价格虽然很高,但不能不买。在农村,给老人找一块风水好的墓地入土为安,是尽孝道的表现。“压力再大也要把老人安置好,我可不想被人戳脊梁骨。”

据了解,1991年至今,青岛参加海葬的没有一位来自农村。

即使城里人,接受海葬的也不是很多。姚玉霞的女儿就接受不了母亲的观点,“把骨灰撒在海里,连个固定祭拜的地方都没有,不安心。”

“海葬之所以推动得比较缓慢,跟市民的传统观念有很大关系。”青岛市民政局副局长韩同央说,对海葬的争议除了是否“入土为安”外,还有人认为骨灰会对大海造成污染,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

青岛市社会科学院专家张树枫表示,“人死不能复生,如何安葬只是一个方式问题,让老人在世时过得快乐比怎么安葬都强,重孝薄葬才是我们应该提倡的。” 文/片 本报记者 盛文静

相关阅读
  •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公布 学生睡眠不足问题依然存在
  • 2020放假时间安排来了!五一放5天 国庆中秋放8天
  • 习近平会见出席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外方代表 共商创新合作
  • 北京市解除输入型鼠疫病例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
  • 全国初雪时间地图发布,来看你家2019年第一场雪什么时候下?
  • 世界第一!中国高铁年底通车里程将达3.5万公里
  • 年底了,你可能还有这些钱会到账!速查!
  • 人社部首次公布100个短缺职业排行,营销员、收银员等排名前十

    • 上一篇:富二代男青年迷恋赌博输光家产后睡桥洞
      下一篇:山西众多农村校成养猪场 城镇学校人满为患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