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安徽淮南立法强征电梯更新费 每部收费25万元

时间:2010-11-05 13:44来源:京华时报 www.yunhepan.com

  

 

  已缴纳首次电梯更新费的淮南市“山南印象”楼盘正在建设。新华社发

  

 

  在淮南市房地产管理局拍摄的收取电梯更新费的文件复印件。新华社发

  在国家明确规定小区电梯更新费由住宅专项维修基金支出的情况下,安徽淮南出台地方法规,要求当地所有房产开发企业在售房前必须缴纳每部25万元的“首次电梯更新费”,不交钱不发房屋预售许可证。

  地方立法本是建立法治政府的重要探索,但在淮南却成了地方政府部门违规强制收费的依据。

  >>调查

  房产部门强制收费

  今年6月,安徽淮南市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陆续接到市房地产管理局通知,要求缴纳高层住宅首次电梯更新费,每部电梯不得低于25万元。凡是该市2006年10月1日以后竣工配备电梯的住宅楼,一律要缴纳此项费用。同时规定,开发企业在申请颁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时,应当一次性交存首次电梯更新费,已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补交首次电梯更新费。

  正在淮南投资的一位浙江房产企业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他在淮南投资建设的房地产项目面积约18万平方米,其中高层占主体,按照市里通知要求,仅他的小区预计就要缴纳电梯更新费2000多万元。“不交钱不给预售,这不是用行政手段强行逼迫收费吗?”开发企业纷纷指出,这一做法明显违背行政许可法,是一种典型的政府违法强行收费。

  淮南福建商会秘书长林圆凯称,这几个月来,他的商会也接到多家企业反映有关部门收取电梯更新费一事。商会的几家房地产企业曾联名向市有关部门打报告,提出质疑,但却没有任何结果。

  巨额资金管理成疑

  不少房地产开发企业负责人称,根据国家和安徽省的物业条例及国家《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包括电梯等在内的住宅公共设施的更新费用将从业主购房时缴纳的房屋专项维修资金中提取。要求房产开发企业缴纳属“重复收费”,明显有违上述法规。

  一位业内人士算了笔账,淮南每年正常开发的房地产面积为400万-500万平方米,在目前鼓励集约用地的情况下,一半以上开发面积都是高层。按一栋高层面积为一万平方米算,至少每年新建有200栋高楼,一栋楼至少需要三部电梯,每部25万元,每年淮南收取的电梯更新费保守估计可达一亿五千万元。

  一位房产开发企业负责人说:“每年一亿多元的进账,一部新电梯的使用寿命至少10年。这样年复一年累计下来,就将有几十亿元的资金源源不断地进入房产部门的账户,这笔巨额资金的管理、使用乃至产生的利息收益归谁?房产部门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这不能不让人生疑。”

  淮南市一些群众接受采访时表示担心,房产部门强制征收电梯更新费,将增加房地产建设成本,最终转嫁到购房者身上。

  >>回应

  房产局起草条例

  对于引发争议的电梯收费,淮南市法制办立法科相关负责人坦承,“收与不收确实值得商榷”。

  据介绍,该项收费最早出现在2005年起草的淮南市物业管理条例中。当时国务院和安徽省相继出台了物业管理条例,“淮南有立法权,可做个细化补充的地方条例。”而记者了解到,这一收费之所以能进入条例,与立法由部门起草部门意见占主导有着密切关系。

  淮南市法制办立法科相关负责人说,淮南市物业管理条例不是由法制办起草的,而是由房产局等主管部门起草。作为条例起草者的房产部门提出,不少地方高层住宅使用不久,就因电梯损坏无法正常使用而引发投诉甚至上访的情况,为了避免将来出现类似情况,就提出由开发建设单位缴纳电梯更新费。随后这一意见就被写入淮南市物业管理条例,并于2006年正式颁布实施。

  按照规定,这一地方立法出台前应当以听证等形式充分征求社会意见,但当时淮南市法制办并没有举行听证会,只是通过网上公布和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而且“主要听取政府和房产局的意见,开发商的意见也听了,但只有两三家”。

  这位负责人强调,淮南市物业管理条例立法程序是合法的,内容也经上级人大批准,由于至今没有人提出过异议审查,因此,作为地方性法规是具有合法性的。

  10年时间安排“花钱”

  淮南市房地产管理局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中心主任姚健介绍,房产局与物价部门开始核定的每部电梯更新费仅为15万-18万元,“后来考虑通胀等因素就增加了10万元。”截至目前,全市已收取此项费用约4000万元,预计应收2006年10月1日至今的该费用约1亿元。

  对于这笔费用的管理,姚健称:“目前还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使用办法。从收来到使用还有10年时间,这中间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制定办法,进行规范管理。”

  >>说法

  不能沦为部门利益“保护伞”

  不少法律界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淮南立法收取电梯更新费事件看似一起简单的收费争议,但其背后却暴露出当前一些地方滥用立法权保护部门利益的倾向。这种地方立法权沦为部门利益“保护伞”的现象令人担忧。

  安徽省律师协会房地产专门委员会主任韦文津认为,法者应为善,恶法应不存。淮南市相关法律部门明知法律不合理,应立即启动修改程序进行改善。这一事件可能立法者初衷是出于为民考虑,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情况。特别是在国家新规出台后,地方物业管理条例又一次进行修订之际,却没有进行相关的修正完善,确实为部门利益的滋生提供了可能。

  部门推动立法现象突出

  负责地方立法审查的安徽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办公室主任纪荣荣说,2008年淮南市物业管理条例曾修订过一次,考虑当时建设部已经出台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购房者缴纳的维修资金用于包括电梯在内的公共设施更新后,淮南市的物业管理条例确实与上位法和规章有不一致的地方。他们也曾向淮南市有关部门提出疑问,但最终因上位法无明确禁止性规定,这一条例最终未予修改收费规定。

  纪荣荣谈道,现在很多立法都是由部门主导和起草,人大审议立法中发现,部门推动立法现象突出。一些立法部门觉得迫切需要出台涉及保护群众利益的法律,一些部门却并不积极;反之,立法部门觉得还不成熟、不应急于出台的法律,部门却积极推动,出台很快。因此,立法特别是地方立法如何消除部门利益痕迹,确保立法出于公心、确实为民,已经成为值得思考和完善的立法课题。

  纪荣荣认为,“立法取决于部门,这是立法不健康的表现。”这一现象是导致部门利益法制化出现的重要原因。“如果淮南市在当时立法时能将相关的收费依据及合理性等论证工作做得更充分,可能这一有争议的条款就不会出现。”

  韦文津、纪荣荣等人认为,部门利益法制化目前在不少地方都存在,淮南市强征电梯更新费一事警示有关部门,今后对于地方立法权的使用应更加慎重,对地方立法的相关审查应更加严格。当前,急需健全和落实立法听证制度,广开“兼听”渠道,确保立法公平公正,不为部门谋利。

  本版据新华社电

相关阅读
  •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公布 学生睡眠不足问题依然存在
  • 2020放假时间安排来了!五一放5天 国庆中秋放8天
  • 习近平会见出席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外方代表 共商创新合作
  • 北京市解除输入型鼠疫病例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
  • 全国初雪时间地图发布,来看你家2019年第一场雪什么时候下?
  • 世界第一!中国高铁年底通车里程将达3.5万公里
  • 年底了,你可能还有这些钱会到账!速查!
  • 人社部首次公布100个短缺职业排行,营销员、收银员等排名前十

    • 上一篇:吉林商业大厦失火数十人被困 书记市长进内查看
      下一篇:河南地下深藏数百吨黄金资源 集中于老矿区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