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本市将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一体的民政事业格局,相关政策、资金、人才重点向农村倾斜。全市社工人才将达到10万人。昨天,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民政局新闻发言人透露了“十二五”期间工作思路。
市民政局党委副书记、新闻发言人李新京介绍,“十二五”期间民政事业的总体目标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基础,以加强基层自治、社会管理为支撑,加大资金投入,提升民生保障、社会服务、社会管理能力,加快形成“大民政”格局,实现全国“四个率先实现”的目标。
“四个率先实现”的目标,包括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民政事业格局、形成普惠型的民生福利格局、形成便捷高效的民政公共服务格局、形成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
在此前统一城乡丧葬补贴、义务兵优待金等基础上,本市将加快推进各项民政业务政策和制度城乡并轨,实现城乡民政工作统筹布局、优势互补、联动发展。未来,全市将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人才建设、设施建设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届时,农村的低保、养老等待遇有望进一步提高。
普惠型的福利格局,将通过加强社会福利制度整体设计、政策整合、加大财政投入等实现。以养老为例,本市将在南六环大兴区内,新建一个1000个床位的福利养老院,增加社会养老服务供应。该项目目前已通过市发改委立项,进入了筹备阶段。此外,市第一福利院扩建的660个床位,也将在春节前后投入使用。
便捷高效的民政公共服务,将拓展服务领域,扩大服务对象,实现服务内容由基本需求型向发展需求型拓展,服务方式由政府直接提供向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转变,让全体社会成员同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为此,全市的专业社工数量将由目前的不足5万人增加到10万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