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河南多地连续干旱天数破纪录 局部90天无降水

时间:2010-12-23 17:39来源:新浪 www.yunhepan.com
河水断流 记者 李钊 摄  
河水断流 记者 李钊 摄
 
庄稼被渴死 记者 李钊 摄  
庄稼被渴死 记者 李钊 摄

  今年10月份以来,我省大部分地区基本上没有降水,加之气温持续偏高,大风天气多,土壤失墒加快,我省部分冬麦区旱情较为严重。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收成,关乎百姓生计,更关乎国家大计。在如此严峻的旱情下,我省各地是如何应对的?这样的旱情对明年收成又会影响几何?本报驻站记者分赴各地进行了采访。

  近3个月滴雨未降 我省多地连续干旱天数破历史最高纪录

  □记者施书芳 实习生翟一晓

  本报郑州讯 自今年9月1日特别是国庆节后,我省不少地区严重缺雨,有51个地方的干旱天数已达到或超过历史最高纪录,最严重的地方已经近90天滴雨未降。

  据记者了解,截止到12月22日,郑州已经连续86天无降水,扶沟、柘城、太康、虞城、夏邑、封丘、通许、宁陵、商城、新县和西峡11个地方在近90天时间内滴雨未下,连续干旱天数达到历史最高。

  最盼望的,是一场透犁墒

  本报驻马店讯自10月以来,驻马店一直未出现有效降水,旱情在进一步加剧。

  “全市共播种小麦1083万亩。”据该市农业专家介绍:由于两个多月没明显降水,加之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土壤蒸发量大、失墒快,麦田表层缺墒越来越重。“麦苗都在‘喊渴’,全市农民最盼望的,就是早日下一场透犁墒。”

  (首席记者李钊通讯员李凯)

  安阳受旱面积接近三成

  本报安阳讯 “自今冬抗旱保苗以来,我市累计抗旱浇地380万亩次,占全市455万亩麦播面积的80%,基本确保能灌溉的麦田普浇一遍。”昨天,安阳市水利局局长江子蔚说,从今年10月24日到现在,安阳市已经连续59天无有效降雨,土壤失墒严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目前受旱面积135万亩,其中轻旱114万亩,重旱21万亩,占该市455万亩麦播面积的29.6%。(首席记者张志立通讯员孟红军)

  平顶山151.6万亩小麦喊“渴”

  本报平顶山讯 昨日,平顶山市农业局副局长马爱锄在电话里说,他正在麦田里实地考察。他介绍说,平顶山市今年共播种小麦347.6万亩,截至目前,全市受旱面积151.6万亩,严重受旱面积38.3万亩,主要集中在汝州市和郏县。除此之外,舞钢市、宝丰县、鲁山县等丘陵山区已出现不同程度旱情,不利于当前小麦安全越冬。预计未来两周该市仍无明显降水且气温仍偏高,全市旱情将会持续发展。(记者尚杰)

  麦播以来老天总“无雨”

  本报周口讯 排灌机从纵横交织的沟渠里抽出清泉似的水,喷洒向田地中“喊渴”的麦苗。这是昨日记者在淮阳县农村看到的抗旱浇麦的一幕。

  自麦播以来,该市基本无有效降雨,大部分麦田出现不同程度的旱象。进入12月份以来,旱情日趋严重,给小麦正常发育和安全越冬带来不利影响。(记者于扬)

  “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干燥”

  本报开封讯 12月21日,在开封市鼓楼区仙人庄乡,许多农民正在忙着给自家的麦地浇水。一名正在向麦地里铺设水管的村民告诉记者,往年的天气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干燥,往年的这个时候基本上没有给麦子浇过水。今年不行了,要是再不浇,麦子肯定是要减产的。

  从11月1日起,开封市拉开了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序幕。水利部门把农村道路桥涵工程建设作为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针对旱涝灾害暴露的突出问题,成方连片治理,对田间沟渠进行疏浚的同时,建设必要的涵管桥,确保田间灌溉、排水工程畅通。(记者周斌实习生许朋飞)

  漯河已浇麦140万亩

  本报漯河讯 “今年小麦播种后,一直干旱少雨,现在不浇水不行啊!”昨日上午在漯河市郾城区小高庄村,正在给麦田灌溉的农民告诉记者。昨日记者在漯河市多个乡镇的田间地头看到,到处可见繁忙的浇麦劳作场景。

  针对小麦旱情,漯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12月14日召开了全市冬季麦田管理工作会议,并成立了督导组,深入县区督促指导。截至目前,全市已抗旱浇麦140万亩,有35万亩小麦已经浇两次水。(首席记者刘广超通讯员范子恒)

  信阳

  人工增雨火箭弹瞄准天空

  本报信阳讯 “目前我们正密切关注天气情况,捕捉人工增雨作业的有利时机,高射炮和人工增雨火箭弹严阵以待。根据天气情况,随时抓住机会实施增雨。”昨日,信阳市气象局办公室何勇告诉记者。在此之前,信阳市气象局抓住有利时机,已经成功组织实施了一次人工增雨作业,并为信阳市带来第一场降雪。

  “我们的天气雷达24小时不间断运行,值班人员每天每时密切关注扫描图,捕捉人工增雨作业的有利机会。只要有条件,我们的火箭弹将再次射向天空,向老天爷要雨水。”何勇说。(首席记者何正权通讯员李鑫)

  鹤壁、济源

  抗旱有法儿麦苗无忧

  本报讯 昨日下午,记者在鹤壁市淇滨区钜桥镇小辛庄看到,这里麦苗长势喜人,村民王老汉满脸喜色:“多亏了市里面组织有法儿,这些麦苗儿才长得喜人啊!”

  记者从该市农业局了解到,鹤壁市提前谋划,科学应对,快速行动,切实搞好冬季麦田管理的指导与服务工作,全市迅速掀起了以抗旱浇麦为中心的冬季麦田管理高潮,截至12月22日,全市已抗旱浇麦115万亩,中耕51万亩,防治病虫害21万亩,全市麦田已普管一遍,旱情已经得到很好的缓解。

  今年济源市麦播面积36.4万亩,目前已经中耕麦田5万亩,浇水17万亩。(记者谷武民郭长秀通讯员艳霞段来成)

  许昌

  农业科技人员奔赴抗旱一线

  本报许昌讯 9月中旬以来,许昌市基本无有效降雨,67万亩麦田出现旱情,对夺取明年夏粮丰收造成一定威胁。对此许昌市高度重视,组织全市509名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分包的2203个村,现场指导群众搞好抗旱浇麦和麦田管理工作。

  面对日趋严重的旱情,12月15日,许昌市委、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切实抓好当前麦田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以抗旱浇麦为主的麦田管理工作,确保小麦安全越冬。截至12月22日,许昌市已浇麦田78.7万亩(次)。(记者杜文育通讯员袁德立)

  新乡抗旱保麦成效显著

  本报新乡讯 “俺村今年秋冬新打了11眼机井,全村1000多亩靠天收的旱地,全都变成了水浇地,虽然这两三个月不下一滴雨,但村里的小麦长势仍然不错,村民们对明年小麦丰收还是充满信心的。”昨天下午,记者到卫辉市唐庄镇盆窑村采访,村会计张洲高兴地对记者说。

  入秋以来,新乡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紧紧围绕节水灌溉、灌区配套、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治理等工程为重点开展工作。截至目前,投入各类资金4.3亿元,新打机井1468眼;新增灌溉面积2.2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1.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平方公里。(记者刘新萍通讯员罗德敬)

  洛阳抗旱从种子抓起农民不恐慌

  本报洛阳讯 昨日,记者从洛阳市农业局种植业管理科了解到,今年洛阳的旱情相对于以往来说并没有显得特别严重。主要原因在于,洛阳在选取种子的时候就选取的是抗旱品种,种子先天的优势,让洛阳的庄稼在久不降雨的情况下,依然“临危不乱”。

  据洛阳市农业局种植业管理科唐科长介绍,洛阳是丘陵地带,旱地比较多,所以在种子招标的时候,他们就选取一些抗旱或者对干旱不敏感的品种,发放给农民。据统计,今年洛阳地区的375万亩小麦中,共有100万亩轻微受旱。

  记者还从洛阳市水务局防汛抗旱办公室了解到,目前洛阳已经投入抗旱机井3000万眼,泵站473处,投入抗旱劳动力5万以上,抗旱浇灌70余万亩(次)。(首席记者任双玲通讯员牛洁)

  安阳麦田管理到位苗情好于去年

  本报安阳讯 “以前对麦田的管理有一套正常的管理办法,现在因天气变化,管理也随之发生变化。”昨天,安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张志华在谈到安阳市的麦田管理时说,主要是根据苗情、墒情,开展以抗旱、促壮、防冻等为重点的冬季麦田管理,着力培育冬前壮苗。

  据张志华介绍,目前除抗旱浇灌越冬水外,还要注意中耕镇压。中耕既能保墒增温,又可消灭杂草,深中耕还可起到控旺促壮的作用。尤其是对浇水后的麦田更要及时中耕,破除板结,通气保墒。对于群体过大、生长过旺的麦田,也应该采取中耕、镇压,控旺转壮;对弱苗要结合浇水补施尿素5至10公斤,进行浅中耕,促弱转壮。

  截至目前,该市已有400多万亩麦苗得到及时浇灌和管理,一、二、三类麦苗面积比例为47∶43∶10,明显好于去年。(首席记者张志立实习生智婧)

  商丘

  小麦镇压机严控麦苗旺长

  本报商丘讯 据商丘市农科所小麦专家胡新介绍,今年自10月份小麦播种以来,一直没有有效降水。商丘市麦田目前出现轻度干旱,大部分县(市、区)的小麦地块出现了旺长。土壤墒情不足,特别是那些旋耕没镇压的地块和播种后没镇压的麦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吊苗、黄苗现象。

  针对这种情况,他与市农机局联合通过对传统石磙镇压器进行改进,研制出了一种悬挂式小麦田间镇压机具,由小四轮牵引带动镇压小麦。“通过镇压,麦田保墒、提墒效果非常明显,并且抑制了小麦旺长和小麦病虫害的发展。”(记者陈海峰实习生曹杰)

  三门峡

  有水浇灌无水保墒

  本报三门峡讯 三门峡市农业局局长邵学敏告诉记者,针对麦田受旱面积呈扩大趋势的实际情况,一是充分挖掘水源,开动一切水利设施,尽可能扩大浇灌面积。灵宝市开动各项水利设施868处,浇水12.9万亩。二是及时搞好中耕镇压。在没有水利条件的地方,及时采取中耕镇压措施,提墒保墒。渑池县要求没有水浇条件的麦田,要普遍进行一次耙耱镇压,踏实土壤。三是加强对弱苗的管理,及时进行追肥,促弱转壮。四是加强病虫害的监测防治,组织群众,及早动手,消灭发病中心,减少病虫越冬基数。

  截至目前,三门峡市已中耕20.5万亩,镇压19.4万亩,追肥5.6万亩,灌溉18.9万亩,防治病虫害13万亩(次)。(记者房琳通讯员张文)

  专家支招

  浇水补肥学问大看天看地看苗情

  “下一步,要以抗旱、控旺、防冻为重点,把关键技术落实到位。”昨日,在农村一线从事多年麦田管理的漯河市农业局局长李广科,就如何给麦田合理灌溉告诉记者:“组织抗旱浇麦,既要有热情、有干劲,更要讲科学,要看天、看地、看苗情,根据不同情况科学浇水。”

  李广科解释说,对旱情较重、整地质量较差的暄松地、苗质偏弱的麦田,要抓紧浇水;对口墒不足、底墒较好、生长正常或出现偏旺势头的麦田,适当推迟浇水,防止地上部分过快生长,促进根系发育。浇水时水量不宜过大,既要浇足浇透,又要避免田间积水。对底肥施用不足、群体偏小、苗质较弱以及有脱肥症状的麦田,可结合浇水追施速效氮肥。

  “还要对麦田普遍中耕镇压。”李广科表示,中耕能够控上促下,增温保墒。因此,各类麦田都应在小麦越冬期进行中耕一遍,尤其是浇水后要及时进行中耕,以破除板结,消灭杂草,增温保墒。

  李广科建议,对出现旺长趋势的麦田,要采取机械镇压、深锄断根、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措施,控制旺长。要及早制订防冻预案,一旦冻害发生后,要及时进行施肥灌水喷洒营养型液肥,促苗早发。

相关阅读
  •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公布 学生睡眠不足问题依然存在
  • 2020放假时间安排来了!五一放5天 国庆中秋放8天
  • 习近平会见出席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外方代表 共商创新合作
  • 北京市解除输入型鼠疫病例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
  • 全国初雪时间地图发布,来看你家2019年第一场雪什么时候下?
  • 世界第一!中国高铁年底通车里程将达3.5万公里
  • 年底了,你可能还有这些钱会到账!速查!
  • 人社部首次公布100个短缺职业排行,营销员、收银员等排名前十

    • 上一篇:广东廉江政协常委涉黑一审获死刑
      下一篇:民工荒致北京民工日工资最高涨至300元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