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2/3租地江西农民撤离珠三角 称在广州难赚到钱

时间:2011-03-07 10:12来源: 来广州日报 www.yunhepan.com

  

 

  菜农缪回春讲述其种菜经历。

  

点击浏览下一张

 

  一批江西人在佛山租地种菜。

  文/记者刘幸、林晓丽 图/记者海国

  租金高,卖菜难……连日来,本报透视广州菜篮子的系列文章在读者间引起不小的共鸣,有读者致电记者询问,保护菜农利益就是保护市民利益,究竟广州乃至珠三角有多少菜农因地租高难于支撑,甚至选择离开呢?

  记者昨日继续深入珠三角菜农田间调查,来自江西的老表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珠三角租地种菜最多的一群外来农民,江西农民过去十年的数量持续减少,已经从高峰期的6000户人家减少到不足2000户。若不采用现代化的耕种方式,菜农已经难于在珠三角立足。

  现象篇

  2/3租地江西农民撤离珠三角

  曾在海珠区万亩果园旁后滘村东北隅租用160亩蔬菜地的菜农缪回春是江西老表合作社的负责人。上个世纪90年代,他告别在江西的教书生涯,来到海珠区磨碟沙一带租地种菜,迅速带动大批老乡来广州种菜。

  广州租金高部分菜农撤离

  “1998年左右是老表在广州种菜人数最多的时候,以致江西当地官员过年时还来广州慰问租地菜农,当时统计,共有6000户老表前来珠三角租地。”那时候,磨碟沙、琶洲、新洲、后滘,以致后来的大石等地,当地农民已经不愿意种地,很多地荒芜了,缪回春拿下这些地后分给江西老乡种菜。“像目前天气好的情况,100多亩地中,每天能有5000公斤的蔬菜供应市场!”

  不过时过境迁,目前珠三角只有不足2000户江西菜农了,4000多户农民已经前往安徽、湖南、福建、浙江、江苏等省租地。剩下的2000多户菜农中,也有人反映在广州很难赚到钱,有撤离广州的打算。

  比如,去年海珠区后滘治水,40多户农民中,就有接近30户菜农撤离了广州,缪回春转而前往佛山三水租地。

  过年之后,原来在白云区人和镇清河村租地的菜农李光明等,听到缪回春撤离了广州,又招引了一批菜农一起前往三水种菜。

  采用现代化耕种方式才能赚钱

  缪回春说:“这里每亩地种菜1800元/年,比起广州2500元/年,便宜了很多,而且这里酸雨程度不高,不会有旱涝,加上生活成本低了很多,因此在三水种菜比广州划算多了。去年菜价高,在三水的江西菜农中,少的赚了7万~8万元,多的赚了超过10万元。”

  不过如果不采用现代化的耕种方式,是不可能赚到这么多钱的,甚至还要亏本。昨日,缪回春带领记者来到位于三水丹灶镇西南街道办南岸村委会的西黄村田间,只见田里已经采用管道喷洒的浇灌方式,有微耕机松土起垄,甚至租用了东方红大型拖拉机耕种。

  “传统耕种方式,两公婆一年只能种三四亩地,现在则不同了,管道喷洒的浇灌方式,十几分钟就浇灌1亩地,因此现在三水130亩地中,只有9户人家耕种,而传统耕种方式下至少要30户。规模化实现了利润,这成了菜农想留在珠三角发展必须自我提高的地方,否则在租金高的背景下,只有滚蛋的份。”

  “今年,在三水,我们还打算推广冬季大棚种植、夏天控制温度的方式种植蔬菜呢,这样可以保证蔬菜产量最大化,在菜价高的时候能够享受到菜价上涨带来的实际收益。”缪回春说,“同时,我们走访市场发现,相比其他人的蔬菜品种,我们种植的生菜卖相最好,最受市场欢迎。今年计划将生菜打造成一个品牌,至于名字还没有想好,叫老表生菜都行。”

  出路篇

  菜农:希望参与到流通环节中去

  “不过为了留在珠三角,我们这些自我提高的方法显然是不够的。”缪回春说,现在湖南、江西等地提出了很多吸引菜农的惠民政策。“一批前往湖南的老乡说,去租地,只要上了规模,政府不但给搭好温室棚,每年还有补贴。江西赣州赣县的一个亲戚,种了超过10亩地,每个月有4000元的补贴,这个可不是国家给予的种粮补贴,而是种菜补贴。”

  “不过目前在广东,尚没有这些政策,也成了老表们告别广东的又一理由。”缪回春说道。

  但菜农最希望的还不是这些补贴,而是希望以一个农民的身份加入流通领域。缪回春说,我们目前最需要的是一个专用于农民直销农产品的平台,这个就像小洲村的水果直销平台,让农民参与到流通环节中去。“上午卖菜,我们是商人,下午劳动,我们是农民,省去了给二道贩子盘剥的机会。对于市民来说,也能够买到更加便宜的蔬菜。”

  专家:农民由生产型转向经营型

  缪回春的想法得到了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三农与城镇化研究所所长胡靖的赞同。他告诉记者,从国外经验看,要提高农民收入,除了政府必要的农业补贴以外。关键是让农民参与到流通环节中,让农民从低层次的生产型农民向高层次的经营型农民转变。如此,农民的收入来源将从狭隘的生产领域扩大到整个产业链,改变过去“菜贱伤农”、完全被动的局面,逐步获得市场的“定价权”。

  在菜农的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政府需要鼓励、扶持各种农业行业协会和各种专业合作社,通过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整体与市场、政府对话,由此提高农民在价格博弈中讨价还价的能力,和推动新的农业品种、栽培技术在农村的扩散。

  广州:建设45家农超对接超市

  记者从广州市经贸委获悉,农超对接模式今后将在广州市的超市大力度推进,扩大覆盖率。到2012年底,在全市城乡结合部新建或提升改造5家农超对接综合超市,新建或提升改造40家农超对接社区超市,在30家大型连锁超市门店中设立农超对接商品专区,建设2个农产品采购基地与配送中心。

  3年后,在白云、番禺、黄埔、海珠、天河、花都、增城、从化等地城乡结合部及中心城区主要大型社区和具备条件的大型超市,实现农超对接,初步建成优质、低价、安全、高效的农产品产供销网络,为广州城乡居民提供新鲜、放心、实惠的农产品,平抑“菜篮子”物价服务。同时,引导有条件的肉菜市场开设菜农直销专柜,并鼓励农产品生产企业与餐饮企业进行结合。“总而言之,就是让农产品以更直接的方式到达市民餐桌。”

  焦点问答

  实现农超对接 菜会便宜多少?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超市里农产品的一般流程是农民—批发商—供应商—超市物流采购,通常需经过4个以上的环节,成本至少上升了15%~20%,导致产业链的两端(农民和消费者)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而通过农超对接的直采模式,这部分原本被中间商赚取的利润可直接“转移”给农民,并最终惠及消费者。TESCO全球直采部亚太资深项目经理大卫·蓝登表示,超市直购的蔬菜最终零售价格至少可降20%。

  广州市经贸委负责人表示,通过农超对接模式的推广,对其他市场农产品的价格也将起到抑制作用。

相关阅读
  •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公布 学生睡眠不足问题依然存在
  • 2020放假时间安排来了!五一放5天 国庆中秋放8天
  • 习近平会见出席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外方代表 共商创新合作
  • 北京市解除输入型鼠疫病例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
  • 全国初雪时间地图发布,来看你家2019年第一场雪什么时候下?
  • 世界第一!中国高铁年底通车里程将达3.5万公里
  • 年底了,你可能还有这些钱会到账!速查!
  • 人社部首次公布100个短缺职业排行,营销员、收银员等排名前十

    • 上一篇:北京地安门将避开十字路口“南移复建”
      下一篇:盛光祖:高铁票价不是铁道部制定的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