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媒体曝瘦肉精监管漏洞:双汇自检率仅为规定1/10

时间:2011-04-02 13:28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www.yunhepan.com

  农业部规定行业企业“瘦肉精”自检比例为3%~5%,而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的实际检验比例仅为4.5‰,相差10倍。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李鹏张兴军

  一台大型挖掘机在麦田里挖开一个深坑,随后身穿白色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将圈内22头70公斤以上的生猪电击致死,然后装上车,自卸到掩埋坑内后,浇上柴油点燃,火苗迅速蹿起一人多高。

  一旁的沁阳市崇义镇赵儒村村民杨某泣不成声。3月17日,该村一养殖场在排查中发现2头“瘦肉精”疑似阳性的生猪,工作人员立即将场主张某控制,并对问题生猪展开焚烧深埋的无公害处理。张某的妻子杨某目睹了这一幕,她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去年猪场贷款5万元,后来死了70多头猪崽,贷款没还上,又赔进去4万多元。

  3月28日,河南省政府通报,对全省生猪的“瘦肉精”排查工作基本结束,共发现饲喂“瘦肉精”生猪134头,“瘦肉精”检出率为0.04%。河南省公安机关对认定销售使用“瘦肉精”涉嫌犯罪的72人采取强制措施。河南省监察部门对32名公职人员作出初步处理。

  近日,本刊记者在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看到,厂区没了往日的繁忙景象,门口昔日来来往往、进货出货的车辆一下子消失了。生产线上空空荡荡,看不到人影,仓库里成批的货物贴着白色的封条。切割车间里悬挂着20来头已经宰杀过的生猪,由于放置时间过长,肉色已经变得暗红,并且隐隐地散发出异味。

  对于生猪存栏近5000万头的河南,甚至全国而言,134头“健美猪”搅起的风波,留下的是食品安全监管、畜牧产业转型的阵痛和反思。

  “河南都快变成‘战场’了”

  3月15日,央视报道有添加“瘦肉精”饲养的生猪流入河南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和南京等地的猪肉销售市场。作为业内世界第三、亚洲和国内第一的双汇集团深陷食品安全丑闻。

  事发后,河南各级政府和济源双汇公司迅速采取了处理措施。15日晚,本刊记者在济源双汇公司的待宰圈内看到,几十名检验人员不停地往667头生猪身上泼浇冷水,一位工作人员说“为了刺激生猪排尿,尽快进行‘瘦肉精’尿检,只能这样做。”

  据介绍,事发的15日中午,济源双汇公司被立即责令停产,所有未出厂的成品及半成品就地封存,并立即对未屠宰的生猪展开“瘦肉精”检测。16日,双汇集团首次发表致歉声明。17日,济源双汇公司开始召回市场上所有由其生产的产品。

  与此同时,河南省相关部门迅速查封了曝光的问题养殖场,并对涉事的养殖场主、生猪经纪人、企业采购人员和公职人员采取了控制措施,对于构成违法的当事人予以立案侦办。而查人、查猪、查药并举的全省多轮拉网式“瘦肉精”排查也随即展开。

  3月28日,河南省政府通报了彻查此次“瘦肉精”事件的相关情况,至此,事件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河南共出动排查人员214812人次,对全省158个县(市、区)的生猪养殖场(户)全面排查抽检,共发现饲喂“瘦肉精”猪134头。其中,排查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户)59289个、抽检生猪223291头,确认“瘦肉精”阳性生猪126头,涉及养殖场(户)60个,排查散养户79152户,抽检生猪86712头,确认阳性生猪8头,涉及养殖户7个。

  河南省公安机关对认定销售使用“瘦肉精”涉嫌犯罪的72人采取强制措施,其中27名为生产、销售“瘦肉精”人员、7名为生猪收购贩运人员、33名为养殖人员,5名为屠宰企业生猪采购管理和业务人员。

  河南省监察部门对53名公职人员需要承担的责任进行了调查取证,32人已由当地纪检监察机关作出初步处理。其中,移送司法机关12人,停职检查9人,免职6人,开除1人,撤职2人,党内严重警告1人,党内警告1人。

  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王宗礼说,农业部禁止使用“瘦肉精”以来,检出率在逐年降低,目前都在很低的水平,2009年全国抽检48万份生猪尿样,检出率为0.019%,然而这个餐桌上的“毒瘤”多年来未被根除,其重要原因是生产和销售走“地下渠道”,一直没有截断制造“瘦肉精”的源头。

  为查清源头,河南公安部门从涉案生猪养殖户入手,追到生猪经纪人,再追到“药贩子”,查获在河南销售“瘦肉精”的重要犯罪嫌疑人2名,并最终在湖北襄阳市南漳县找到并摧毁了非法生产加工窝点,已抓获2名犯罪嫌疑人,查清了生产源头和销售网络。

  而“瘦肉精”事件也引起了国务院高度重视。事发后,农业部、商务部、公安部等部委各自成立工作小组到河南调查此事。20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会同多个部委又成立了联合调查组进驻河南,彻查“瘦肉精”事件。

  一位参与“瘦肉精”排查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在提高,国家的重视程度也在提高,河南都快变成‘战场’了,几个不法分子毁了我们多年整治‘瘦肉精’的努力。”

  监管漏洞令人惊心

  1997年开始,国家各部门就开始明令禁止使用“瘦肉精”,并且监管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但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2005年,国内共有2455人因食用“瘦肉精”猪肉中毒。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王志祥介绍,“瘦肉精”其实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而是泛指一类具有相似结构的激动剂类化合物,种类繁多,仅我国农业部明令禁止的就达16种。

  本刊记者追踪采访发现,由于“瘦肉精”化学性质特殊,生产技术门槛低以及我国畜牧产业升级滞后,都给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瘦肉精”的利益方提供了滋生的温床;再加上监管不力,国内“瘦肉精”的“分段、多头”监管体系存在的漏洞较大。

  王志祥说,“瘦肉精”种类较多,而快速便捷的尿检,每个试纸盒只能检测一种“瘦肉精”。同时,“瘦肉精”大多可以通过代谢分解排出体外,残留的有毒物质一般存在于肉畜的内脏,而尿检一般检测不出来。

  投案自首的沁阳市宽屏村生猪散养户陈某说:“听说过瘦肉精有危害,但不加,猪贩子不买你的猪;过年也杀自己养的猪,吃过发现也没事,现在知道危害这么大,真的后悔。”

  涉嫌此案的生猪经纪人曹某2009年开始贩猪,出肉率和瘦肉率过低让他屡屡亏损,最后有人给他介绍了“加精猪”,“没想到会犯法,觉得对不起良心。”

  王宗礼坦承,此次事件的发生暴露了畜产品监管方面存在漏洞。“目前对生猪‘瘦肉精’的检测主要为尿样抽检,全国每年6亿头出栏生猪,是抽检就会出问题。”

  本刊记者查到,早在1997年农业部就明确禁止在养殖业使用“瘦肉精”。2009年3月,河南省畜牧、商务、工商、食品药品监管、公安等多个部门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强化“瘦肉精”监管。按照职责分工,其监管的环节依次为:养殖、屠宰、流通、药品销售以及相关案件侦破等。

  据农业部调查组的人员透露,畜产品检验检疫的基层部门缺少编制、人员、仪器和资金的问题在此次事件中也被暴露了出来,这也直接导致部分工作人员的失职、渎职行为。

  济源市畜牧局局长陈晓棉指出,就生猪而言,根据职责分工,分别由畜牧、商务、工商、食品药品监管、公安等部门,从养殖、屠宰、流通、销售以及相关案件侦破各环节进行监管。按理说,只要一个环节发现问题,就能阻断不安全食品的流出,但在现实监管中,各部门之间经常出现“断链”:一方面是监管职责衔接不紧,比如养殖和屠宰之间的生猪收购和运输环节谁来管,没有明确规定;另一方面是下游监管部门不能有效弥补上游监管漏洞,导致一些不安全食品“一路绿灯”摆上百姓餐桌。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曹连友说,农业部规定的行业企业“瘦肉精”自检比例为3%~5%,我们的实际检验比例为4.5‰,因为如果自检比例过高,就要影响正常生产。

  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告诉本刊记者,从16日开始,双汇集团在全国所有分厂,对“瘦肉精”全部由抽检改为“头头检”。双汇屠宰一头猪的利润是50多元,而每头猪的检测成本至少30元,仅此一项,成本要增加4亿多元。

  从追踪采访中获悉,一头“瘦肉精”饲喂的生猪出栏价格比普通猪每公斤贵0.4元左右,以每头猪出栏时100公斤计算,一头猪能够多卖四五十元。一般小养殖户养一百来头生猪,能多卖4000来元,而“加精猪”对于生猪经纪人而言,既好出手,也能提高收益。同时消费者“挑肥拣瘦”的消费偏好也让企业愿为瘦肉型生猪开出高价。在监管存在漏洞的情况下,利益诱惑使得一条由“瘦肉精”串起的黑色链条就此诞生。

  安全隐忧投射转型之痛

  “瘦肉精”事件发生后,多方信息显示,河南乃至全国的生猪产业都遭受了巨大冲击:问题养猪场濒临破产、部分正常养殖场出现滞销、消费市场萎缩、部分地区生猪价格每斤一度下降0.9到1元。消费者的不信任感也在增加。

  全国生猪出栏大省中,河南目前共存栏生猪4796.4万头,仅次于四川,和湖南不相上下。据有关部门测算,预计双汇集团将损失上百亿元。河南部分地区生猪价格一度下降,孟州、沁阳、温县、获嘉等地出现了卖猪难。

  河南省主管农业的副省长刘满仓说,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是提高猪肉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根本措施,河南将以“瘦肉精”事件为契机,加快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一是大力推动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推动养殖基地建设,提升集约化水平。二是大力扶持培育龙头企业,鼓励企业把产业链做优做长做强。三是出台政策扶持措施,加强养殖场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加大关键技术推广应用力度。

  对于此次事件的教训,刘满仓认为,这起“瘦肉精”事件虽然是个案,发生在局部少数地方,但影响极坏,教训深刻。究其原因,一是利益驱动,极少数不法分子要钱不要命,通过“地下链条”铤而走险。二是监管有漏洞。个别基层政府和部门监管缺失,听之任之,有个别执法人员“以罚代法”收钱放行,同时,企业的内控机制也不完善。三是社会面监管机制不到位。四是惩罚不到位。

  对于今后具体的食品安全监管,刘满仓说:“生猪产业链条长,环节多,管理部门多,一个环节一个具体事把不严,就会出现漏洞,下一步要加强综合协调监管能力建设,整合力量,形成互相支持体系;另外,基层人员少、监管面大、情况复杂,应强化基层的基础能力建设;要加强长效食品安全管理,就要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实现全程监管,即:全过程,全手段,全系统、全社会监管。”

  真相渐白之后,河南乃至全国畜牧业转型和质量安全监管的未来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相关阅读
  •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公布 学生睡眠不足问题依然存在
  • 2020放假时间安排来了!五一放5天 国庆中秋放8天
  • 习近平会见出席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外方代表 共商创新合作
  • 北京市解除输入型鼠疫病例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
  • 全国初雪时间地图发布,来看你家2019年第一场雪什么时候下?
  • 世界第一!中国高铁年底通车里程将达3.5万公里
  • 年底了,你可能还有这些钱会到账!速查!
  • 人社部首次公布100个短缺职业排行,营销员、收银员等排名前十

    • 上一篇:清华在京招生计划与去年持平 新专业涉及核辐射
      下一篇:国内仅3成乳品企业通过审核重获生产许可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