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墓地陷使用期限争议 网友:生时做房奴死后做坟奴

时间:2011-04-04 13:37来源:南方日报 www.yunhepan.com

  “不看了,大通铺似的,活着扎人堆里,死了还是人挤人。”《非诚勿扰2》里,孙红雷饰演的李香山在看墓地时说的经典台词,成为对现实生活的莫大讽刺。事实上,能住上“大通铺”已算奢侈,网友哀叹:生时做房奴,死后做坟奴。

  又到一年清明,倍受关注的“天价墓地”近日又曝出新的“祸端”,深陷“20年使用期限”的争议漩涡。如何才能终结公众年复一年“死不起”的忧虑,又能让逝者“有尊严”?广东各地频出惠民殡葬措施,为何依然有天价殡葬事件发生?

  在一连串的疑问面前,专家市民齐声呼吁,相关殡葬改革法规不该一拖再拖,是时候该出台了!

  墓价对比:不到20年起码涨十几倍

  广州一家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公墓,第一批墓地价格最贵的3000多元,而目前每穴墓地面积不到2平方米,最便宜的差不多5万元,最贵的超过10万元。“购买了墓穴,自然要建造墓碑,过去一块碑才20元,现在最低的5000多元,最贵的差不多2万元,刻字费500元。如果购买两个墓穴合建墓面的,还要另掏所谓流水位费。市民梁先生的母亲在其父亲去世20年后寿终正寝,近日他把母亲与父亲合葬时一共花了8万多块钱,占了整套殡葬费用的五分之四。

  “墓地没有所有权”令生者也难安

  经营性公墓20年使用期满,广州已开始出现未续租而欠交管理费问题。这是否意味着欠费墓穴将成为“无主孤墓”?目前尚未明确。

  “天价墓地”年年被“炒”后,今年的清明时节因“不少地方出现公墓20年使用期满,面临续收管理费问题”而有了新的争议点:墓地只能用20年是否合理?

  根据民政部1992年发布的《公墓管理暂行办法》,“经营性公墓的墓穴管理费一次性收取最长不得超过20年”;到了1998年,民政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墓管理意见的通知》要求,墓地和骨灰存放格位的使用年限原则上以20年为一个周期;而此前一年颁布施行的《殡葬管理条例》,并未涉及20年后续费问题。

  如今,不少地方已经开始出现公墓20年使用期届满,面临续收管理费的问题。记者走访广州几家公墓发现,一些公墓已经开始出现欠交管理费的情况。上世纪五十年代建成的银河革命公墓,近年来就出现个别墓穴到期,却没有来续租的情况。“这种情况是极个别的。出现欠费的原因也有很多种,有的后人可能举家搬迁或移民了,有的也可能出现了没有后人的情况。”有关负责人表示。

  4月2日,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李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一直强调,墓地只是租赁关系,不是产权关系,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签订合同时,20年是一个期限,20年到期以后,双方根据协议规定执行管理费的收费。

  霎时,互联网上针对这一“言语”的声音一浪盖过一浪。截至昨日中午12时,单是三家门户网站组建的微博即时交流平台上就有近万条次的转贴,争议之声更是不绝。一则名为《雷人催款单:您的墓位已欠费》的网帖还直言:“活着,买个商品房还有70年使用权呢!死了,花那么多钱买三尺见方的地方安个身,怎么就只剩下了20年使用权?”

  “安迪儿的blog”在微博上哀叹,“生时为房奴,死后做坟奴”;网友“蜜蜂猪”则在自己的空间上说,“城市墓地每隔20年便要被催费一次,否则就要视作‘无主孤墓’,这让死者何安,又令生者何安?”

  上海理工大学教授、殡葬专家乔宽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这个墓穴的使用年限是十几年前定出来的,那时候的人们平均代际年龄还是20年,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计划生育的实施,晚婚晚育的现象很多,许多家庭的代际年龄都拉长了。他建议,一方面要延长墓穴的使用年限,另一方面如何处理过期墓穴,应该有法律条文明确规定,然后统一执行,同时要考虑老百姓可承受的方式。

  据介绍,由于很多地方,比如广州的许多墓园建设时间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而民政部和各地的相关规定都是在九十年代出台的,因此,20年的使用期限也将临近,可以想象,在未来几年内,公墓将面临越来越多的续租问题。而无主墓穴应该如何处理,目前也无明确规定。

  李波强调,民政部门一直在调研这方面遇到的一些问题,准备下一步修改相关规定,对收费情况作进一步规定。

  墓穴到期天价续费着实受不了

  天价殡葬事件频发,“当花了一大笔钱后却被告知20年使用期届满还要续收管理费时,民众的反应较大,甚至无法接受,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20年限制引发诸多问题,有没有可能“一墓定终身”?广东省、广州市民政部门有关负责人均解释,根据民政部门的规定,规定管理费只能收取最长年限为20年。这个政策是全国执行的,因此目前不存在这样的墓园。

  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却发现一些“早期墓园”,如广州市的新塘中华永久墓园就由于建设时民政部还没有出台相关规定,因此早期墓主就能按照“老人老办法”,即第一批墓穴就不用再续交管理费;而后来入葬的墓地都要在20年管理费到期后,续交管理费。

  根据广州市殡葬管理公共信息网提供的消息,目前广州有12个经营性公墓,在购买墓地的同时,逝者家属还要根据墓地的不同价位缴纳管理费。记者走访部分墓园发现,这笔管理费包含了日常的维护、绿化、管理等,而最便宜的一年也要200元左右,相比每年只需几十元的骨灰寄存管理费,墓地管理费用也不菲。

  据了解,广州早早就制订了《广州市十区公益性骨灰楼规划》,十区共规划兴建公益性骨灰楼72间,增城市、从化市也各自制定了辖区公益性骨灰存放设施规划。目前,全市已投入使用的公益性骨灰楼近40间。虽然目前市民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骨灰寄存的还占多数,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墓地。

  “尤其是现在骨灰寄存已经超出饱和状态的时候,越来越多人寄望‘一劳永逸’的墓园,以为花一大笔钱就能买个‘安稳’。”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虽然各地都出台了惠民殡葬措施,但另一方面天价殡葬事件却频发,很大一个因素就是墓地的不确定性,稀缺的资源使得一些商家有利可图,并把高额的负担转嫁到民众身上。“所以,当花了一大笔钱后却被告知20年使用期届满还要续收管理费时,民众的反应较大,甚至无法接受,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民政部有关人士也表示,墓地不属于殡葬基本需求之列,所以并不鼓励大家都要去寻找墓地,也就不属于国家必须要去保障的范围。第二次殡葬改革急需进行

  “入土为安”是天价墓地“死结”,而规范殡葬服务市场的基本法律仍处“难产状态”

  “动辄几千元,甚至十多万元的殡葬费虽然有非正规的‘白事先生’从中欺骗,但与国人传统的‘入土为安’观念及面子文化也不无关系。”一些学者指出,“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是推行殡葬改革的最大障碍,也是天价墓地、天价殡葬费的“死结”。

  记者了解到,广州目前市中心区域的公墓墓穴的价格最便宜的也要在6万元以上。这些墓穴一般约1平方米,以广州年火化量3至5万具的数量来说,如果全部要下葬,就必须占去5万平方米的土地资源。显然,“入土为安”的观念在当下及未来都是不现实的。但很多市民却觉得,丧葬费花得越多,逝去的亲人似乎就越有面子,在这个时刻再讨价还价,似乎不合时宜;让逝者尽快入土为安、尽善尽美地办好丧事被视为对逝者“最后的礼物和尊重”等,使得一方面墓地价格扶摇直上;另一方面,廉价节地的“绿色殡葬”却备受冷落。

  “由于民俗文化的惯性,以及社会心理压力的影响,民众对绿色殡葬还需要一个适应和接受的过程。”“atii00”等网友纷纷建议,现阶段须依赖“完善的法律法规来支撑”,“政策不能拍一下脑袋就出台”“要经得起论证”。

  民政部日前发布了《遗体火化服务》等七项推荐性行业标准,将从4月5日清明节当天实施。据悉,这是中国殡葬行业首次发布服务标准,将对提升殡葬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群众殡葬服务需求产生积极影响。但学者们指出,除了行业标准以外,还迫切需要制定符合时代要求、满足百姓需要的殡葬新法。

  其实早在2002年,民政部就已开始进行《殡葬管理条例》修订的调研工作,2005年,国务院法制办将修订该条例正式列入当年立法计划。2007年,《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征求意见,其中明确严禁任何人炒买炒卖公墓,因而一度被舆论寄予“终结殡葬暴利”的期待。然而历经数年,这一规范殡葬服务市场的基本法律仍处于“难产”状态。

  有学者指出,中国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的第一次殡葬改革,初步实现了从保留遗体到保留骨灰的转变,现在急需进行第二次殡葬改革,提倡少占地或不占地的葬式,即实现从保留骨灰到不保留骨灰的转变。殡葬工作不应当只局限于管理,国家应当制定殡葬法,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同时,从“入土为安”到绿色殡葬观念也需要各方推动、推广。

  观点PK:经营性公墓该不该控制规模?

  正方:正如活人都需要有住房一样,人死后也必须做到“死有所葬”,因此,政府应当把公墓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

  反方:殡葬改革的目标是火葬,火化后的骨灰不再占地埋葬,以达到节约土地的目的,因此,经营性公墓作为一个历史性产物,应当控制其规模,不应鼓励其发展。

  90岁的彭老太太坐在老伴的墓碑旁晒太阳,从2001年至今,老伴逝世已逾10年。彭老太太三代的儿孙们,正在墓前忙着焚香献花。放眼望去,墓碑在葱郁的松柏间,层层叠叠。

  这里是存放着2.5万骨灰盒,有着8000多块墓地的广州银河公墓。在这片占地300亩的公墓园内,去年新建的500多个墓地,如今剩余量已不到70个。“抢手”的墓地,俨然已是一种稀缺资源。

  “地总有用完的一天,你看,现在的新墓是越来越小了。到时候,有钱可能还没处买去”。老人家有心无心的念叨,恰恰牵出了一个让人更为关注的话题:如果墓地资源趋于饱和,“绿色殡葬”又不断遇冷,若干年以后,上哪找墓地去? 墓地正在变小

  “死不起”已经不是一句玩笑话。

  此前有媒体报道,广州墓地每平方米的均价早已超越了房价。一块普通墓地售价在2万元到6万元之间,而靠近市中心的墓区,墓地价格超过3万元,最高的达几十万元。

  以新塘公墓中华墓园为例,墓穴价格从18800元到64380元不等,而新塘艺术园香园的价格则是每平方米14400元,与楼市价格相差并不远。此外,石坟价格同样不菲,根据新塘公墓的价目表,一个青石浮雕中堂就要50570元,其他的石坟款式,基本上都在25000元到50000元中间徘徊。

  除了墓穴价格,每个墓碑还需要收取管理费、安葬费等。像彭老太太老伴在银河公墓的墓地,10年前,面积约6平方米花费就将近20万元。一笔账算下来,墓地每平方米均价超越房价的说法并不夸张。

  价格越走越高,面积却越来越小。如今墓地的另一个现状是,不一定有钱就能买到那么大面积的墓地。有墓地园区的管理人员告诉记者,现行规定,每具骨灰安放墓穴的面积不能超过1平方米。“以前,骨灰安放墓穴的面积大多是2米乘以4米的规模,但是现在墓园也在严格控制面积,因为土地资源太有限了。”

  更重要的是,花了这么大笔钱做了“墓奴”,并不意味着长久拥有,公墓使用20年后还要续费。对此,彭老太太摇头大叹不可思议“我们以为已经买下来了”。

  墓园扩建难产

  墓地确实太过紧俏。在3月28日的广州清明工作新闻通报会上,银河公墓管理处主任侯雪军介绍,拥有2.5万个骨灰盒和8000个墓地的银河公墓目前墓地资源趋于饱和。据初步统计,去年公墓内还有新建墓地约500多个,今年就只剩不到70个了。据某墓园的知情人透露,此信息第二天一出街,惹得不少市民来电咨询。

  墓地供不应求,已经成为不少墓园无法回避的现实难题。不少市民称,一味的缩小占地面积不是办法,扩建才是出路。

  事实上,2003年前,有关部门已经开始筹备广州市第二银河公墓的选址工作。然而选址一直都没成功,原本商榷选址的地皮频频“流产”。2008年曾传出,广州市规划部门又提供了三个地址供广州市第二银河公墓选择其一,三处地址分别在白云区、花都区以及萝岗区,当时这三处地址均是山地。

  然而,直至今天,第二银河公墓启动选址工作进入第八个年头,落户何方依然是个未知数。

  有专家呼吁,另择址筹建第二银河公墓刻不容缓。

  专家认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公墓所处位置已由当年的市郊变成市中心区,如果继续发展墓地和骨灰楼,将会破坏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既影响城市景观,又会进一步加剧所在地段的交通、治安、卫生等问题。其次,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银河公墓的现址已经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骨灰存放需求。最近几年,符合条件而且要求存放进银河公墓的骨灰数量急剧增长,年递增率达20%左右,现址的殡葬设施将很快不能满足丧葬需求。

  然而,有内部人员向记者透露,国家严格控制墓园的发展,倡导环保、少占土地的方式,办一个墓园其实十分困难,要国土规划、民政等部门审批。正是因为关卡重重,广州市最新的墓园,是上世纪90年代建设的,距今已有10多年了。

  新式殡葬难推

  广州市殡葬管理处相关负责人称,广州市的墓园都是向市场开放的,离市区远近自然决定了墓地价格的高低。“墓穴价格越来越贵是有一定原因的,墓穴不可能建十几层,而土地是有限的。”该负责人表示,骨灰全部都安放在墓园也不现实,国家政策在逐步推广少占土地的殡葬方式,目前政府除了鼓励市民骨灰放在骨灰楼外,还大力鼓励市民骨灰还林、撒海,节约土地。此外,有的墓园还推出草坪葬、花坛葬。

  不过,据初步统计,一年骨灰还林和撒海的仅有2000具。这种新式殡葬,并不是每个市民都能接受。

  72岁的吴伯告诉记者,骨灰还林、撒海对很多人来说是行不通的,“尤其是农村的观念依然保守”。他告诉记者,他印象最深是以前看新闻播出周恩来总理骨灰撒向大海的画面,当时自己很有触动,也曾感慨了好一阵子,可事情如果真到自己头上,恐怕还是不行。

  “以前流行土葬,但是90年代叫停土葬后,我周边的亲戚朋友都选择把骨灰停放在骨灰堂里。”吴伯坦言,“把骨灰还林、撒海,总是比较难理解的。”

相关阅读
  •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公布 学生睡眠不足问题依然存在
  • 2020放假时间安排来了!五一放5天 国庆中秋放8天
  • 习近平会见出席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外方代表 共商创新合作
  • 北京市解除输入型鼠疫病例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
  • 全国初雪时间地图发布,来看你家2019年第一场雪什么时候下?
  • 世界第一!中国高铁年底通车里程将达3.5万公里
  • 年底了,你可能还有这些钱会到账!速查!
  • 人社部首次公布100个短缺职业排行,营销员、收银员等排名前十

    • 上一篇:新疆矿难发现一具遇难者遗体 其余9人生死不明
      下一篇:墓地乱象暴露监管真空 公众呼吁:也需“调控”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