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捡垃圾的王德洋(右一)与爬山晨练的市民聊了起来
这几年爬浮山的人多了,垃圾也多了。都说浮山是青岛的绿肺,真应该多几个“环保哥”这样的好人,让我们的“肺”和城市能更健康、更美丽
◆记者 陈新江
身穿上千元冲锋衣,肩背名牌登山包,随身携带一双长筷,遇到塑料袋和矿泉水瓶等垃圾就夹起来装进塑料袋,每次下山都会带走四五袋垃圾,问他却始终不肯透露姓名……近来,不少网友和读者来电反映说,在浮山上有个7年如一日捡垃圾的男子,感动了不少岛城人,该男子因此被称为“浮山环保哥”。网络上还有网友报料称,该男子是生活殷实的白领,有人称其为“平凡环保英雄”,也有人指其为“垃圾癖”。为此,记者日前通过网络和实地采访,了解到了这位执着可敬“环保哥”的一些事迹。
有人赞许有人疑
日前,记者在青岛新闻网社区里看到网友“帮办杨师傅”发的一篇帖子——《浮山上的“环保哥”,我向你致敬》,作者同时发表的多张图片显示,山路上,几棵弯曲的松树,一位穿灰绿色冲锋衣、40岁左右的男子蹲在地上,用木筷夹起几片废纸往塑料袋里装,旁边还有4个装满垃圾的塑料袋。
“帮办杨师傅”感慨说:“青山绿水,碧海蓝天。这一直是青岛人为之骄傲的。然而,随着登山的人越来越多,个别素质差的人随地乱扔垃圾,导致青岛很多山头垃圾泛滥。”
“环保哥”的出现无疑令人心头一暖。多位网友对“环保哥”的做法表示敬佩和赞许。网友“孤鸿”说,这才叫素质,我们应该向他学习,至少自己不随便丢垃圾。
记者粗略统计,该帖子被点击1039次,回复也有上百条。不少网友回复称“应该‘人肉’一下,值得表扬”。
不过,赞许的同时也有人质疑:“穿豪华装备捡垃圾,不是垃圾癖吧?”
带动一批人
连日来,“浮山环保哥”的部分事迹先后被一些媒体报道或转载。但“环保哥”的姓名等个人信息仍未被网友查实。5月27日,在青岛新闻网社区里,网友kelit自称是“环保哥”登山时的一个同伴,“平时他就挺楞的,爱干些咱们看来挺傻的事。那次俺们几个一块爬浮山,经过一个岔道,他看见半山坡上有个黑乎乎的东西,凑近一看是件破衣服,挂在树枝上,很影响环境,不美观。‘环保哥’就沿着山坡爬上去,正准备靠近树枝把破衣服用筷子挑下来,结果脚一滑,差点摔下山去,大家赶紧上去拉住他。最后,几个人费了半天劲才把那个破衣服弄下来,装进他的垃圾袋带走。”
13日,记者在宁德路附近的浮山脚下遇到了常在这里接山泉水的市民周先生,他说自己几乎每周都来这里,跟“环保哥”算是老相识了,“他大约从2004年前后就开始爬浮山了,几乎每次接水时都遇到他,背个包,不大爱说话,见了垃圾就往袋子里装,下山时总得捡个四五袋。”
周先生说,开始还觉得他是捡垃圾卖钱,但后来发现他穿着体面,人也很儒雅,不像一般捡破烂儿的。
在浮山挖野菜的张女士说,周边不少驴友和居民都认识 “环保哥”,“这几年他带动了一批人,现在不少人也都自觉把垃圾带下山。”
7年带下山至少3吨垃圾
记者通过电子邮箱与kelit取得了联系。他透露说,“环保哥”姓王,上世纪60年代人,青岛本地人,在一家金融单位工作。“人家是白领,捡垃圾不是为了卖钱,纯粹是公益之举。”据他估算,7年间,“环保哥”至少上山1000次,带下山的垃圾至少有3吨,“他走的山路加起来快赶上两万五千里长征了。捡的多是塑料袋、矿泉水瓶、玻璃瓶、方便面盒等不可降解的垃圾,堆起来的话,也得有三四座垃圾山了。”
家住河南路的市民孟芳来电说,这几年爬浮山的人多了,垃圾也多了,都说浮山是青岛的绿肺,“真应该多几个‘环保哥’这样的好人,让我们的‘肺’和城市能更健康、更美丽。”
一年做1.1亿贷款的优秀员工
“网上的照片虽然只是个侧影,但我觉得很像之前的同事王德洋。”13日下午1时许,一莱西市民来电反映说。他说,王德洋之前在莱西农行工作,2004年前后调到了农行青岛分行总部。
随后,记者联络青岛农行了解到,目前王德洋就职于农行市南支行,做个贷业务。“他为人热情朴实,客户都很喜欢他。他工作也很出色,去年一年办理个人贷款1.1亿元,超额完成了任务。”农行市南支行相关负责人说,王德洋平时爱爬山,但捡了7年垃圾的事之前并不知情。
“那个捡垃圾的人确实是我。”下午2时,记者在香港中路上的农行市南支行见到了王德洋,一眼就认出他正是网友照片中的“环保哥”,当时他正在停放自己的自行车。他说,自己家住隆德路附近,浮山脚下,平时骑自行车上下班,已坚持7年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