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韩峰 摄)
发布会现场。(韩峰 摄)
济宁新闻网6月30日讯(记者 韩峰 通讯员 英芯江 闫晓燕)6月29日,济宁市公安局召开可防性案件“零发案”创建活动新闻发布会。济宁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赵长海出席发布会并讲话,党委委员、指挥中心主任孔伟主持会议。
记者了解到,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济宁市公安机关把“零发案”创建活动作为创新社会管理、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重要抓手,以压减可防性案件为目标,取得初步成效。今年4月份公众安全感调查结果为92.62%,较去年上升1.33个百分点。
据介绍,今年1—5月份,济宁市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8%,其中入室盗窃刑事案件同比下降3.5%,抢夺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2.1%;抢夺类治安案件下降58.6%,盗窃类治安案件下降4.2%。济宁市纳入居安星级管理的居民小区(楼院)为1136个、村庄6152个、重点单位526个,目前实现“零发案”的分别为466个、3640个、381个,分别占到总数的41%、59.2%和72.4%。
赵长海解释,“零发案”创建活动是在深度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情施策、论证科学。其基本思路为:社区(村庄)单位是基础,发动群众是根本,“四防”(心防、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是手段,居安星级评定为管理办法,零发案是不懈追求,安全感提升是最终目标。
为确保“零发案”创建活动顺利进行,济宁市公安机关先后开展“四进”(进小区、村庄、单位、校园)、“四上”(上电视、网络、手机、显示屏)宣传活动以及“防范进万家”活动,在居民小区、村庄和单位设立“治安预报台”,在互联网上开通“网上警务室”。针对农村实际,公安机关还制作宣传图板,遇农村“赶大集”时在集市集中展出宣传,被农民美誉为“流动治安预报站”。
该市公安机关着力推进基层人防专职化、物防实效化建设进程。对经济实力较好的地区,依托物业公司,加强保安门卫力量配备,推广出入智能管理系统,健全出入制度;对于经济调价较差的地区,重点发动群众自防自治。采取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推进技防全覆盖工程建设,目前已建立“监控村”1624个。其中兖州、泗水等县市已经实现了对所有村居的监控覆盖。
赵长海强调,“零发案”创建活动着眼于实战应用。济宁市公安局建立周分析、月通报、季抽查、半年度点评制度,实行典型带动,坚持分类指导,强化督导考核。济宁各县市区公安局均制定具体的考核办法,并纳入绩效考核之中,增强各地派出所抓基础、抓创建的自觉性,警民携手为实现“平安济宁全民共建,济宁平安全民共享”的目标而努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