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传荣手机里存着儿子的照片。
□文/片 本报记者 高明兴
“你们说,我这个做母亲的是不是太狠心?”6月29日晚上,当吕传荣坐在手术室门口不停地重复这句话时,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神经外科的医生们无不动容。
几分钟前,吕传荣年仅27岁的儿子安弸被宣布心脏死亡。忍着巨大悲痛,她作出一个重要决定-捐献儿子的器官。几个小时后,安弸所捐肝脏成功移植给一位急待肝移植的重症患者,眼角膜也将尽快安排移植。这是我省第四例人体器官捐献。
27岁儿子连日加班后脑出血去世
6月30日下午,记者初次见到吕传荣时,她的精神仍然有些恍惚,双手不停地揉搓着一张面巾纸,泪珠随时会滚下来。
吕传荣害怕回忆过去,她没想到原本健康的儿子会突然倒下,再也没起来。6月25日,安弸在连日加班工作后,突感身体不适并晕倒,随后被送至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被收入神经外科。经过医生诊断,安弸脑出血,并出现呼吸心跳骤停。
安弸入院后虽经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积极措施抢救,但其病情继续恶化,处于脑死亡状态。
母亲忍痛捐出儿子的肝脏和眼角膜
得知安弸已不能抢救之后,吕传荣强忍悲痛给10年未曾谋面的前夫打电话,“我这么说,你可能觉得我这个做母亲的很狠心,如果你不同意,我们可以不做这个事情。”当吕传荣提出捐献安弸的器官后,前夫迟疑了一会儿,然后表示:“行,可以!”吕传荣又给儿媳做工作,得知新婚不到一年的丈夫撒手人寰,儿媳哭得几乎昏过去,但这个坚强的24岁女子最后告诉吕传荣,“妈妈,你这样做是对的!”
29日晚上8点整,安弸由神经外科病房进入手术室,8点35分两名神经科专家宣布安弸心脏死亡,40分钟后成功获取一个肝脏和两只眼角膜。所捐肝脏于6月30日成功移植给一位急待肝移植的重症患者,眼角膜将于近日安排移植。
单亲妈妈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儿子
“这个奖杯一直都很牢固的,可就在儿子出事那天突然摔碎了。”53岁的吕传荣面容憔悴,双眼直盯着面前摆放着的安弸的各种证书,其中还有一个已经摔碎的奖杯。吕传荣始终觉得,奖杯的摔碎是安弸出事的前兆。
17年前,吕传荣和丈夫离婚,当时安弸只有10岁。从此,母子俩相依为命。为了培养安弸,吕传荣历尽艰辛,工资微薄的她每天在几个岗位上打工。直到安弸出事前,她还在经营着一个报车,干着一份协勤,同时给某餐饮公司洗着衣服,每天从早上6点一直忙活到晚上10点。
安弸自小就很懂事,学习成绩也不错。2003年9月,安弸考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出国到新加坡实习。吕传荣说,当年新加坡的实习单位一共从中国招收50名实习生,其中济南市有6个,安弸是其中之一。
安弸出国前,吕传荣特意把他叫到身边,“儿子,你出国后要好好加油,为妈妈争光。”这句话,安弸牢牢记在了心中。2006年安弸学成归国前特意给吕传荣打来电话,“妈妈,我给您争光了”。原来,在50名到新加坡实习的中国学生中,安弸的综合评价位列第一名,还捧回了优秀学员的奖杯。
“我培养出这个孩子很自豪,我作为单亲妈妈,培养出这样的孩子,我很自豪!”吕传荣重复说。
她希望儿子用另外一种方式活着
吕传荣捐献儿子的器官不是心血来潮,她自己早就有捐献器官的想法。
离婚后,吕传荣开始有了去世后捐献器官的想法。“死后把器官捐出去可以救人,身体可以做科学实验什么的,火化后骨灰扔进大明湖喂鱼就行。”
吕传荣经常和儿子安弸就捐献器官的问题进行讨论,而安弸也非常支持母亲的决定。“捐献器官也是儿子的心愿,因为捐器官可以救别人。”吕传荣说。
令吕传荣没有想到的是,母子俩商定的是母亲去世后由儿子把她的器官捐献出来,但“我的想法先在儿子身上实现了”。
8月8日是安弸结婚一周年的日子,但他没能等到这天。安弸去世后,吕传荣感觉自己被狠狠地闪了一下,“儿子从小身体非常好,喜爱打篮球,怎么说走就走了?”好在儿媳经常在身边宽慰她,“妈妈,你养了一个好儿子,儿子走了,你还有一个好姑娘。”
除了捐献器官可以治病救人外,吕传荣还有另外一个想法,她希望安弸的器官可以继续存活下去。“得知儿子的器官在别人身上存活延续,就像他还活着一样。”
目前我省已经有四例器官捐献
吕传荣还有个小小的遗憾,因为安弸肝肾功能检查显示肌酐水平远超正常范围,肾脏不适合捐献。“要是两个肾脏能捐献就好了,可以再救两个人!”
山东省红十字会秘书长、省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主任玄兴华说,目前我国器官短缺问题十分严峻。据统计,目前中国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每年大概有150万人,其中只有约1万人能够做上手术。全国有30万肝病患者在等待器官移植,但每年全国只能开展2000例左右的肝移植手术。全国约有100万做血液透析的肾病患者,但每年只能开展三四千例肾移植手术。
“因为没有器官,很多病人只能在医院进行维持性治疗。无论是病人还是家属,对器官都是望眼欲穿,渴望器官移植以获再生。有的病人在漫长的等待中死亡了。捐献器官就是挽救其他病人的生命。”
玄兴华说,在吕传荣捐献儿子器官之前,山东省已经实现三例人体器官捐献。分别是日照的冯女士,她捐献出两个肾脏、一个肝脏和两只角膜;一位川籍在鲁农民工,捐献两个肾脏、一个肝脏和两只角膜;一名平邑男子,捐献两个肾脏和两只角膜。
“前两例器官捐献,挽救了6名患者的生命。4只眼角膜提高了4位患者的生命质量,共10人受益。”玄兴华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