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泗水:入股57年 两万变两元》 来源:山东电视台《民生直通车》
1954年,济宁泗水张富德的父亲在当地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入了2万元的股。时隔57年,当张富德老人拿着当时的股权凭证去信用社兑换时却被告知,原来的2万元连本加息现在只能兑换2块钱。
张富德老人的农信社的入股凭证上写着“泗水县第五区小王庄乡联村信用合作社”,股权所有人是张富德的父亲张来安。如今时隔50多年后,张富德才得知这是当时农村合作社的入股凭证,不过这个盖章的合作社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张富德就按照社员证上的盖章找到了当时的经办人董茂新。
张富德老人对记者说:“董茂新是这么给我说的,他说‘我现在退休了,你去苗馆信用社问问。’”
自从知道这是农信社的股权证之后,张富德就没少去苗馆镇农村信用社咨询,但工作人员给出的答复很是让他意外。
“给我两块钱,我问为什么给我两块钱?两块钱不平衡。这两块钱从哪里来的?我两万块钱怎么给我两块钱的?”
对于农信社给出的两元的股金,张富德感到很惊奇,因为这50多年来,他从未拿到过一分的股息或者是股份分红。
“一次也没拿到过。那时候老年人也是文盲,就把这个事放起来了,到老了以后病严重了,就交给我了。交给我,我也没想到去领这个钱去。后来找到认识字的一看,这是信用社入股,得分红,我没分过红。”
由于多次寻找,苗馆镇农村信用合作社的领导也曾派人去张富德老人家里做过工作,兑换的股金也由原来的2元增加到了20元。
“给我拿来20块钱,在这里谈了一个多小时给我做工作。他说给你留下20块钱吧,把这个小本给我。我说给你这个小本是什么道理,是卖给你了,还是怎么回事?”
当初两万元的股金,到底是按什么样的股息计算分红的呢,经过57年之后,当初的2万元是否和现在的两万元等值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了泗水县苗馆镇农村信用合作社。这里的负责人仔细查看了张富德老人的股权凭证后,解释说,1955年国家进行了币制改革,规定以当时新发行的人民币1元面值,代替原有的1万元。也就是说张富德2万元的股权相当于现在的2元。
泗水县苗馆镇农村信用合作社负责人王伟:“1954年,再早他那个时候两万是现在的两块钱,应该是两块钱 反正不是两万,那个时候是两块。”
王伟说,由于这份股权时代久远,自己也未曾处理过类似的股权问题,对于张富德的股权该如何处理需要向上级部门请示。
泗水县苗馆镇农村信用合作社负责人王伟:“这个可以退,但是没那么多钱,你说上面有两万,这是根本不可能的,这个我得向上级咨询。”
采访后,记者从网上搜集了相关的资料,像张富德这样情况的不在少数,他们大都是在上世纪50年代年前后加入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股份,农信社建议股权所有人转让股权或者通过法律手段解决股权问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