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市广泛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动发展、促进和谐、夯实基础的一项全党性、经常性工作,服务群众、让群众满意是其应有的题中之义,也是其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窗口单位、服务行业作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是最直接感知群众意愿的“晴雨表”,也是最能够体现服务成效的“示范田”,尤其需要牢固树立“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工作理念,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服务群众作为第一任务,以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群众满意。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群众的感情问题,说到底是一个立场问题和宗旨问题。现在存在一种并不特殊的现象,就是对于个别干部而言,交通便利了,与群众的距离反而更远了;通讯发达了,与群众沟通反而困难了;文化水平提高了,服务群众的能力反而下降了。其原因归根结底,是缺少对群众的真情实感。服务群众、让群众满意不是写在纸上的一句话,而应是落在“地”上的真抓实干。这就意味着,我们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带着感情服务群众,以心交心,将心比心,才能对得起群众的期望,不辜负群众的厚望。
带着感情服务群众,其前提是了解实情,发现问题,知晓群众意愿。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身”入群众,深入一线,变换角色,换位思考,如此才能急民所急,忧民所忧。窗口单位、服务行业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往往也是群众意见比较集中的地方。在这些岗位工作,只有站在群众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我们的眼光才会更深刻,我们的服务才会更周到。
仅知晓群众的心愿还不够,要赢得群众满意,还需要甘于付出、乐于奉献的实干者。这就要求我们创造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公开透明的法制环境、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要拿出先进的服务理念、热情的服务态度、优秀的服务质量;要锤炼勇于开拓的思想作风、奋发有为的学习作风、廉洁勤政的工作作风。只有稳扎稳打的真干实干,才能受到群众认可,赢得群众满意。
“创”和“争”的过程,归根结底是服务人民群众的过程。先不先,优不优,皆由群众做评判。作为窗口单位,只有常怀忧民之心、爱民之情,才能更好地争科学发展之先,创社会和谐之优,答出一份让群众满意的“民生卷”。L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