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城镇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四加五减”算清“环保账”,逐步加大投入改善环境,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促进、双提高”的道路。
四道“加法”着眼当前。加强绿化,上半年该镇持续绿化造林,加快生态修复,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目前森林覆盖率已达到25%。增加色彩,投资300余万元将镇中心十字路口两条主要干道沿线统一更换鲜明门头,整治门头广告156块,统一商户门头10000平方米。美化沿线,制作路域沿线环保广告牌18000余平方米,刷白树木6万余棵,硬化街道1.35万平方米,新建城区花池3万余平方米,路域环境有了根本改变。复垦土地,介于煤炭塌方地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复垦、置换闲置土地3000多亩,打造了多个精品农业示范园,使昔日的塌方地成为今天的“聚宝盆”。
五道“减法”放眼长远。减少垃圾堆放,在城区和各村新建了240座垃圾池,由保洁车进行集中清运,减少居民乱扔乱放垃圾的现象。淘汰落后项目,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对高污染、高消耗的落后产能企业进行筛选,实行一票否决,避免了10家类似企业的上马。整治违规占道,规范城区内商贩摆摊设点的位置,集中治理出租车乱停乱放,治理商铺门口随意摆放货物的行为。关闭“土小企业”。对镇域内的塑料颗粒加工厂、棉纱漂洗作坊等高耗能、高污染的“土小企业”进行了取缔关停。打击非法捕捞、采砂,通过拆除非法捕捞、采砂船设备,清除卸砂点、堵塞销售源头等方式,打击和震慑了违法作业行为,保证了社会和谐稳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