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泗水县充分利用林地的空间差、时间差,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最大限度的发挥林地效益,提高林地综合利用率。目前,泗水县林下种植面积6840亩,林下养殖畜禽62.1万只(头)。
发展林下种植。林粮模式指造林后在林子未郁闭之前,林地上可种植花生、大豆等矮杆浅根的农作物,相当于对林地进行中耕除草,在促进林木生长的同时增加了收益。如,申尔黑莓种植合作社在林下套种春毛豆、秋毛豆等700亩,草莓100亩,套种西兰花200亩,除去各种成本,年可实现纯收入230万元。银枫种植专业合作是林药模式的代表,按每亩7500-8000棵提供丹参种苗,农户在元宝枫树间隙进行种植,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并按市场价收购丹参。泉林镇北贺庄村发展林菌栽培,以麦秸、玉米秸等农作物废料为主要原料,在郁闭林下栽培鸡腿菇100亩,每年可栽培三批,亩年纯收入达3万余元。目前,该泗水县林粮间作面积达3360亩,林药种植达1680亩,林蔬1700亩。
发展林下养殖。林禽养殖模式分布广泛,以养殖鸡、鸭、鹅等常见家禽为主,形成“林-草-虫-禽-林”生态循环食物链。泗张镇马山林下养殖科技示范基地发展中幼林抚育400亩、核桃80亩、杏40亩,养殖母猪100头、本地山羊100只、本地鸡10000只,带动6户承包山林2000亩发展林下养殖、荒山绿化。林下养畜以猪、兔、羊和牛为主,柘沟镇黄土崖村建成占地60亩的林下黑猪放养场,年出栏黑猪10批400头,实现销售增收8万元,20亩林地年可生产牧草6吨,节约饲料成本0.6万元。红梅养蛇场。据悉,该泗水县林禽、林畜养殖面积分别达2400亩,2200亩,养殖畜禽62.1万只(头),其中养殖畜类0.4万头、养殖禽类61.7万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