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景区起步区“绿如意”植物造型。
济宁市民十分关心“小北湖”景点以及北湖新城的建设情况,为此,记者再次探访景区,从景区建设可“窥一斑而见全豹”,绿色生态理念在整个北湖新城的建设中贯穿始终,盎然的绿色让景区显得生机勃勃,还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元素。
起步区内只许步行已有市民入内游玩
顺着宽阔的荷花路向南,途经荷花路石桥,便进入了北湖景区的起步区。起步区位于景区的最北端,开园后将成为市民观光、休闲的好场所,该区域将限行,只允许步行进入,所有车辆自入口处往东西两侧分流,绕过起步区进入环湖路。
一进入起步区,两排柱形灯饰整齐排列,一直延伸到湖面上的喷泉边。区内有很多造型各异的植物雕塑,十分精美,一个“绿如意”造型的植物雕塑正对大门。尽管还没正式开园,景区内已经有市民游玩,“虽然还没有完工,但新的景区比以前漂亮多了,也显着更气派、壮观。”一位市民告诉记者。
据了解,起步区东西长2200米,南北宽550米,沿湖岸线长2800米,总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根据其景观特点和功能可以分北湖广场区与湿地景观区两部分。北湖广场区由北湖阁广场、西山、鼎湖公园以及沿湖大草坪4大景观区组成。湿地景观区设置了五色草塘、芦汀莲渚、荷塘花香、苇荡等景点。
3800亩湿地每天处理7万吨中水
北湖景区的北区共有湿地2200亩,将引进济宁市污水处理厂排放的一级A中水,每天5.5万吨;南区共有湿地1600亩,将处理北湖新区污水处理厂排放的一级A中水,每天约2万吨。经过湿地净化的中水,将达到地表水三类水质,然后排至南四湖。此举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效应,更重要的是环境生态效应。
在住宅建设方面,绿色生态仍是主轴。新区规划的三大回迁住宅片区分别位于北湖新区的西北部、东北部、西南部,充分运用了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理念,全部为17层以上高层建筑,可回迁安置3万余人。目前,北湖新区的西南片区两座回迁安置楼已拔地而起。全部建成后,将成为环保、节能的园林化、城市样板社区。未来几年,北湖新城还将打造更多的高端居住区,以缓解老城区人多地少的压力。
生活处处绿意盎然生态之城呼之欲出
荷花路是从济宁城区到北湖新区的必经之路,经过升级改造,道路中央增加了5米宽的绿化带,道路两侧也是绿树成排、绿草茵茵。北湖新城在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视生态景观的建设,济安桥路南延、北湖中路等另几条交通干道,在建设时均遵循生态优先原则。
北湖旅游度假区在建设过程中,以人、自然、环境互惠共生为追求,“以河湖湿地、城市森林、绿色景观为特色,通过从产业到生活、从设施到景观、从空间到意境的全方位生态再造,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模式、环保健康的人居方式。”济宁市城乡规划局北湖区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济宁市北湖生态新城总体规划(2008-2030)》突出了生态优先原则,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时发展。在生态与文化的指导思想下,北湖生态新城总体规划坚持旅游与城市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