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来,市直有关部门创新思路,多管齐下,充分发挥典型引路作用,着力构建党工共建新格局,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工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收到较好效果。
为有效提升党工共建工作水平,市委组织部和市总工会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工作的意见》,指出党建带工建要坚持在思想上带,确保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在组织建设上带,扩大基层工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坚持在作风上带,充分发挥基层工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坚持在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上带,切实增强基层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工作中,按照“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党工共建”的总体要求和“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职工,哪里就建工会组织”的原则及“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突出规模,整体推进”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按单位组建、按社区组建、联合组建等形式,切实加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工会组织建设。共建组织。为扩大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覆盖面,对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同步建立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做到了应建尽建;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依法先行建立工会组织,依托工会组织做好在工会会员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工作,为壮大党员队伍和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对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派驻党工共建指导员,采取联合、挂靠等形式组建了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共建班子。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和工会组织领导班子进行考察评议,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实际和有关规定,对软弱瘫痪的党组织和工会组织领导班子进行充实调整。同时,按照“六有”标准,对新建工会组织进行了检查验收,促其尽快规范完善。共建机制。构建了健全激励保障、共建共享、队伍管理等长效机制,
使企业的党工班子呈现出“工作互促,活动互融,信息互通,阵地共享”的新局面。共建队伍。选派党工共建指导员对未建立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指导筹建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对已建立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指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创新开展党建和工建活动,并参加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共建品牌。在非公企业中广泛开展以“企业爱职工、职工爱企业;评爱企业的优秀职工,评爱职工的优秀经营者”为内容的“双爱双评”活动,同时开展了以党组织和工会组织“亮牌子比作为”、党员和工会干部“亮身份比贡献”为主要内容的“双亮双比”活动,使之成为加强党工组织建设,提高职工队伍素质,调动职工和经营者积极性,共同推动企业发展的活动品牌。共建阵地。采取党员领导干部帮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挖潜改造、党费使用倾斜、上级工会补助等办法,努力解决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活动场所、设施问题,实现了各类活动场所的共建。
据统计,自开展党工共建活动以来,在全市非公有制企业中新建基层工会组织2213个,新建基层党组织220个,并充分发挥了促进企业发展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能作用,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和强大动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