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济宁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办公室了解到,目前,济宁市海外人才“511”计划已经引进21名海外高层次人才。这些高层次人才还被授予“圣地学者海外特聘专家”称号。
今年5月份,山东省公布的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名单中,山推公司总经理助理、信息总监郑鸿亮被确定为“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同时被授予“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称号,这也是济宁唯一获此殊荣的海外人才。
据了解,济宁市下一步的人才工作仍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引进更多的领军科研型、领头创业型、领办项目型海外高层次人才。同时,积极推荐济宁引进的创新创业人才,争取更多的人才入选中央“千人计划”、省“万人计划”。及时协调落实海外人才居留、出入境和落户、医疗保健和保险、住房、薪酬和税收、配偶就业与子女就学等各项生活待遇。
相关链接
从2010年起,济宁市出台《关于实施海外人才引进“511”计划的意见》。具体目标是,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重点引进100名领军科研型、领头创业型、领办项目型海外高层次人才,着力打造100个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力争海外人才总体引进数量达到1000人的规模。集中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区域发展急需和紧缺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增强区域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记者 王海龙)
海外人才引进,博士占大半
39人获初审,自带项目创业型人才增多
图为郑鸿亮(右)正在山推公司推土机总装车间调研品质管控流程。记者 王海龙 摄
从4月份开始,济宁市开始组织今年的海外人才引进“511”计划报名工作,截止到目前,集中报名已经告一段落,共有39名创新创业人才通过网络申报并初审通过。其中博士占到一半以上,这些人才都拥有丰富的海外工作经历,了解和掌握着各自学科国际上的最新进展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39人获初审博士居多
郝延磊是此次申报海外人才引进“511”计划的一名留美博士,他今年被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引进担任神经内科主任。郝延磊自2000年在解放军总医院博士毕业后,他先后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约翰霍普金斯等美国一流大学做访问学者,从事神经科的临床和研究,掌握着国际上神经内科发展最前沿的动态。而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就是希望通过引进这样的高端人才,在较短的时间内将附院神经内科建成国内一流的国家级重点科室。
在初审通过的39名创新创业人才中,博士有21位,占全体申报人数的54%,其余的基本上是硕士研究生。许多申报人都在国际著名的学术会议、学术杂志里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并拥有国际领先的专利技术,拥有丰富的海外工作经历,了解和掌握着各自学科国际上的最新进展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自带项目来创业人才增多
济宁市人才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511”创业人才的申报还出现一个新现象,不少有项目、有资金的海外人才了解到济宁的政策环境后,通过各种渠道与他们联系,希望把项目落在济宁。
鲁南工研院引进的分析化学博士侯士峰先生自2000年底赴美,在康涅狄格和佛罗里达大学作访问学者和博士后期间,一直从事纳米材料应用开发研究,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在世界上首次利用DNA制造出可控制释放基因的纳米管,开辟了基因治疗研究新领域,目前主要从事石墨烯、碳纳米材料的开发及存在环境。现在,侯士峰正依托鲁南工研院成立济宁市碳纳米材料研究中心,同时已创立自己的公司。
此次海外人才“511”计划引进申报过程,13名创业人才中,有7名准备将项目留在济宁发展。主要涉及生物医药、材料科学、电子信息技术等行业,有许多都是在国内、甚至国际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的项目。
如留新博士白怀特申报的大型畜牧元代新品种的引入和生物繁殖育种技术项目;留新博士辛西娅申报的生物环保除虫气体及数控喷器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留瑞博士周春芳申报的纳米孔二氧化硅材料项目;留美硕士李竤侃申报的银离子灭菌材料产业化项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