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的学生多,不但是一种荣誉,也是责任,因为它体现了一个老师的价值……”在记者卧底期间,几乎在所有山木每周一次的员工大会上,类似的言论一直是主旋律 。说者慷慨激昂 ,听者暗自鼓劲 ,因为在这里,招生人数就是工资 ,就是奖金 ,就是能力的体现,就是“升官”的阶梯 。即便这是一所学校 ,它的责任是教书育人,也很少有人会以教学成绩作为衡量老师能力的硬性指标,一切都是浮云,招生才是王道。
1从来不备课,一个单词从上课扯到下课
A 老师,风度翩翩的年轻小伙 ,在山木任教两个月的时间,已经凭借出众的口才赢得了一席之地。闲聊时,A老师这样解释自己在山木工作的原因:“我到山木完全是慕名而来,因为我想学英语。听说这招老师门槛低 ,又能继续学习还有人给钱,多好的事。”
A老师曾经想去新东方教学,但是因为学历只是个专科,没进去,可是山木就不同,什么样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它的宣传口号: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不管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同样适用。据A老师介绍,济南山木总部接纳了不少济南周边三流学校的毕业生,“就是那些有分就能上的学校,毕业找不着工作,来山木待几年,现在年薪能拿到近十万元了。”
虽然A 老师学历不高,但是他教学也有一套:“比如一个词‘MOMENT’,我不懂怎么引申怎么解释用法,可是我知道它的意思是瞬间 ,那我就可以从这开始扯,扯到远得自己都找不回来了,这节课也下了,学生在下面听得也挺高兴。”
A老师的时间是这样安排的:上课前十五分钟左右赶到学校,喝点水翻翻课本,看看这节课有哪些东西可以“引申”。A 老师的课本上除了自己乱画的东西之外,没有一点点备课的痕迹,因为他从不备课。“我从第60课讲到了100多课,可是对课文毫无印象。”即便这样,A老师也不愁自己会从讲台上被撤下来,因为“山木挺缺老师的,我一来就给排了N节课,经过我建议才删到了现在的三门课。”
凡是见过A 老师的人都知道他特别能说,用他自己的话说,“不会忽悠来山木干吗?”这个优点在山木可派上了大用场。记者常见他去前台帮忙咨询,A老师小声说:“在前台正儿八经来钱啊!那些课程顾问,他跟客人说得天花乱坠,到时候也得你帮他点一下,点得到位这个学生就会报名了,这就是你的贡献,到时候会有分成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