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13家超市销售的猪肉配上了“身份证”!近日,济南市猪肉追溯系统正式启用IC卡,这意味着,市民只要在这些超市购买了猪肉,不论购买多少,一旦出现了质量问题,可以迅速锁定源头。
在匡山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外地生猪查验点,工作人员正准备给IC卡输入信息。
18日,记者从济南畜禽屠宰稽查大队获悉,近日,济南市猪肉追溯系统正式启用IC卡,这意味着,市民在这些超市购买的猪肉,哪怕有一两出现了问题,都可以迅速找到源头。
17日下午,在华联超市广场店后台,电脑上连接着一个IC卡智能读写器,这个读写器看着虽不起眼,却能“读”出超市内所有生鲜猪肉的信息。超市每天进货时,只需把供应商随货同行的IC卡放在读写器上,该批次肉品的信息就能一目了然。
“这个IC卡是猪肉的‘身份证’。”济南畜禽屠宰稽查大队相关人员介绍,启用IC卡是肉品追溯体系的关键,12日起,济南在全市纳入追溯系统的13家试点超市正式启用IC卡。
稽查大队相关人员介绍,生猪产品进入市场前,企业要对生猪产品进行登记写卡,输入该批次猪肉的详细信息。在目前启用IC卡的13家超市内,市民购买的每份猪肉价签上,都会生成一个与该批次相关的10位数追溯码,拿着它,市民就能查询到每份猪肉的源头。
不仅如此,超市销售的即时信息也会通过超市质量信息追溯系统,自动上传到济南市生猪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系统,每批肉什么时候销售、在哪里销售、卖了多少,都在稽查大队的监控之中。
对消费者来讲,追溯系统的最大好处是能对每头猪追本溯源,“如果一批次来了30头生猪,一位市民哪怕买了其中的一两肉,发现它有问题,我们都可以在第一时间找到这30头猪的去向,并迅速处理。”
稽查大队相关人员介绍,以前屠宰企业以报表形式定期向济南畜禽屠宰稽查大队上报情况,只知道企业入市的肉品数量,具体在哪儿卖、卖了多少并不清楚。
2013年前,济南市将重点在余下的大中型超市、600多家冷鲜肉专卖店建立肉品追溯系统,并将有计划地在各区选择一家农贸市场实施。全面铺开后,市民在系统内购买的猪肉都会带上“身份证”,如果发现有问题,可以及时投诉。
试点超市的猪肉价签上有一串追溯码
输入追溯码后,系统内显示的内容
从产地到屠宰厂,从屠宰厂到市场,最终再从市场来到市民餐桌,在这样一个长长的链条上,怎样给猪肉打上“印记”,这个“身份证”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17日至18日凌晨,记者先后走进超市、济南畜禽屠宰稽查大队和猪肉查验点一探究竟。
卖肉前先办“身份证”
18日凌晨零时10分,在位于匡山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外地生猪查验点,停住了一辆来自聊城一家屠宰厂的大货车,车内满载着1100余公斤猪肉。在查验点,走下货车的张先生拿出了一份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还有6张销售出库单以及6张IC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