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盘街地下菜市场是济南一个较正规的菜市场,设立蔬菜直销点后会不会对社区菜市场形成冲击?(记者 周青先 摄)
□本报记者 徐佳 王红妮18日,济南要推出周末蔬菜临时直销点的消息公布后受到了各方关注,很多市民也都建议蔬菜直销进社区。其实早在8月份,商务部就和北京市政府联合启动了周末车载蔬菜市场建设。那么济南将要推出的周末蔬菜直销点会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实惠,在实际运作中又会遇到哪些问题呢?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和本地的蔬菜专业合作社。
◎新闻背景◎
10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鼓励有序设立早晚市等临时摊点,解决市民的“菜篮子”问题。会议指出,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一些大中城市近郊菜地和零售网点不断减少,流通环节和成本增加、“卖难买贵”等问题突出。要以加强产销衔接为重点,加快建设高效、畅通、安全、有序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根据这个要求,济南市城管部门推出了这次的周末蔬菜直销点试点。
菜农进城卖菜,流动性强了 蔬菜质量如何保证?
“让农民直接进城卖菜,菜价是便宜了,可菜农可能今天来了明天走了,要是吃出问题该找谁呢?”18日,济南市区历山路的一家大型超市里,正在买菜的市民刘女士表达了自己的担心。一直以来,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不少市民表示,进入农贸市场或超市的农产品已经经过农药残留方面的检测,质量比较有保证,而农民直接进城卖菜,不经过相应的检测,谁能保证农药残留不超标?
对此,济南市城管局副局长王照亮表示,从职责划分上来说,城管部门要选好直销点的位置,不阻碍交通,不扰民。同时对于蔬菜的质量把关,城管部门将与相关部门进行联系,共同探讨管理的方案。蔬菜直销点面向菜农免费开放,如果蔬菜价格高、质量差,肯定会降低自身竞争力,销售点也自然会被市民所放弃。相信菜农们还是希望能有稳定的客源,从而保证蔬菜质量。
蔬菜直销点将如何向菜农宣传 设点后会不会无人经营?
在2010年西瓜地图推出之前,城管队员们曾经走入田间地头向瓜农进行宣传,并且印发西瓜地图指导瓜农进城卖瓜。应季蔬菜销售点也是一项方便市民和周边菜农的新创意,但是菜农直接从地头走向城市,要承担运费、人力等成本,并且一方面要管理菜地,一方面要进行销售经营,会不会出现设立了直销点却没有菜农前来卖菜的尴尬呢?
王照亮表示,目前摊点的数量有限,首批试点的摊点只有100个。并且在摊点设置上是由各区城管局在原有西瓜临时销售点范围内选择直销点,加挂“济南市菜农周末蔬菜临时直销点”牌子,先期进行试点。各区设置的蔬菜直销点统一登记上报济南市城管局备案。每个区都有一部分农业镇,这些直销点以就近经营为主,菜农可以由各区自己组织。并且设点要求中规定,直销点销售形式以车辆为主,不能随地摆摊。试点期间,销售点还是有规模限制的。
直销点以车载销售为主 农民进城卖菜的车辆咋解决?
历城区唐王镇纸坊村书记李光江表示,设立周末蔬菜临时直销点是一件好事,能帮农民解决卖菜难的问题,不过实际操作起来还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运输车辆、人员都是问题。”作为历城区爱心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李光江建议由合作社出面,收集农户的蔬菜统一对外销售,这样既可以避免农户个人蔬菜品种单一的问题,又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不过,李光江也坦言,现在合作社没有能力解决交通运输的问题。
“合作社都是由农户自愿组成的,在基金方面面临着一定的困难。”李光江表示,比较可行的办法是,由商贩直接和农户对接,通过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菜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