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青岛市商务局获悉,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商贸流通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促进消费政策,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加强流通网络建设,改善优化消费环境,培育扩大消费热点,消费品市场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据统计,1-9月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07.1亿元,同比增长17.3%。
金银珠宝类增幅最大
今年1-9月份,全市批发业和餐饮业保持较快发展,分别实现销售额176亿元和
18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5%和19.4%;零售业实现1228.1亿元,增长17%,住宿业实现18.2亿元,增长12.6%。从消费份额看,城镇、农村市场分别实现零售额1333亿元和27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7%和14.9%,占全市消费的比重分别为82.9%和17.1%,城乡消费增幅差距比去年同期缩小了0.5个百分点。
此外,1-9月,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205.6亿元,同比增长34%;金银珠宝类销售16.3亿元,同比增长51%;家电类销售39.1亿元,同比增长27.1%,三类商品对全市消费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8.2%。今年以来,国家促消费重点工程进展顺利,1-9月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和改造农家店690处,实现销售额33.8亿元,同比增长25.6%;家电下乡销售额16.5亿元,同比增长45%;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22.7亿元,同比增长12.9%;摩托车下乡销售额2400万元。以上四项工程直接新增零售额14.6亿元,拉动全市消费增长1.1个百分点。
五大节假成全年增长点
今年1-9月份,全市1846户批发零售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637.2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9.1%,拉动消费市场增长10.5个百分点。重点监测的20户骨干商贸企业实现销售额331.7亿元,同比增长19.5%;利润7.9亿元,同比增长78.7%,大型商贸企业盈利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26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交易额1350亿元,同比增长9.5%。
市商务局监测显示,今年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和国庆节5个主要节假日,全市十大商贸企业销售额分别增长20.6%、18.3%、23.8%、33.9%和19.3%,新增销售额5.85亿元。今年的2011年货购物节和青岛之夏购物节“一冬一夏”两个活动,新增市场消费达8.6亿元,平均拉动当月消费增长约2个百分点。监测显示,节假日消费是平时消费的2倍,对促进消费增长的平均贡献率约为4%。同时,网购消费日趋兴旺,海尔、海信、利群、维客等企业的网上商城实现销售额1.4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年轻的白领阶层成为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主力军。
新增商业面积23万平方米
今年以来,市南悦喜客来购物中心、李沧苏宁电器半岛总部和百通大厦、开发区麦凯乐购物中心4处大型商业网点建成开业,901地景大道、太古百货地下商业街和李沧百合花园婚庆街3条特色商业街区开业;新发展品牌连锁便利店100余处、社区农贸市场6处。累计新增商业面积约23万平方米,提升了商业集聚度和整体档次,全年可新增消费近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