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抗生素为代表的抗菌药物的滥用已经成为我国医疗行业十分突出的问题。作为全球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我国平均每年每人要“挂8瓶水”。卫生部药政司副司长姚建红日前表示,抗生素毁掉中国一代人。(10月19日新华社)
据报道,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肖永红教授2007年与同事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每年生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除出口约3万吨外,在国内使用18万吨(包括医疗与农业使用),人均年消费量在138克左右,是美国人的10倍,但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还不到20%。
滥用抗生素对人体有害,为什么医院还乐此不疲?既然知道抗生素毁掉中国一代人,卫生部为什么不尽早制止,“药”下救人?可见,毁掉一代人的不仅仅是抗生素,还有僵化的医疗制度,以及被“以药养医”利益绑架了的医德。
不可否认,医院看病难、看病贵,医生收受红包、回扣,是医疗机构的一个通病,也是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一个社会问题。特别是“以药养医”问题,已成为一大顽症,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根除。在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明显不足的不利条件下,医院为了保证公共医疗资源不“流失”,不做亏本的“买卖”,只得选择“以药养医”。可见,在医院以经济利益为先的服务理念驱使之下,如何在患者身上逐利才是第一要务,这就不得不逼迫一些医务工作者放弃救死扶伤的职责,乃至最终摒弃医德和良知。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特别是公立医院,医院及医生收入的主要来源,很大程度上是靠“卖处方”,这势必会倒逼医生开“大处方”,多卖药,卖贵药。除了开“大处方”,一些医生过分依赖医疗设备,为病人进行过度检查,过度医治,而滥用抗生素是常见的手段之一,也使现代医疗走入了“治病必用抗生素”的怪圈。笔者敢断定,不改革现有医疗体制,不均衡配置公共医疗资源,不强化公立医院面对大众服务的公益性,不彻底消除医疗不公现象,抗生素依然泛滥成灾,贻害更多的人,甚至我们的下一代。
因此,要想根本上解决医生开“大处方”、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加快推进医改,开出制度这个“大药方”,动大手术,下猛药,综合治理“以药养医”这一顽症。当然,治理“以药养医”,并非是以牺牲医生的利益为代价,而是通过制度规范,引导医院及医生从“以药养医”向“以技养医”转变,让医生更有正义地执业,让患者更有尊严地就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