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居民在形容地铁爆破时,会形容为:威力大、声音轰鸣,甚至能感觉到房子颤动。地铁爆破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地铁施工体验的第二天,记者把重点放到了地铁施工中常见的扰民投诉上,很多居民可能听到过地铁施工方的回复:合乎国家规定。但是怎么样才算是合乎国家规定 ,地铁隧道 20米深处的地震波和地上的震动有什么区别?记者10月19日将信报实验室搬入哈尔滨路20米深的地铁隧道施工工地,在距离爆破点正面水平距离15米和20米处 ,分别放置盛满饮料的玻璃杯,引爆炸药后结果会咋样?另外,还在地面居民楼下放置两个爆破测振仪,以峰值不超过 1厘米每秒为标准,爆破时,测振仪的数据会不会超标?
A 地下爆破振动实验
清除障碍,立架喷浆巩固隧道
10月19日上午十点左右,记者在第二天的地铁施工体验中再次进入20米下的隧道,跟前一天晚上相比,隧道内的光线明显亮了许多,因为航吊的损坏,隧道内堆积的土渣越来越高,记者翻过这些小山包,来到最里面的隧道线路,“这边的土层变化快,一边用挖掘机挖就可以,另一边就必须放炮开挖。”隧道爆破施工现场调度吴善松介绍说。
“用挖掘机挖掘的部分,看起来简单,但其实非常危险,砂质土层的承受力肯定比不上石质,这样开挖起来就不能用爆破,挖掘机挖不到的地方就只能用人力来实施。”一工区的现场经理罗毅伟指着工人手里拿着的风镐介绍说,“你别看这个东西这么小,但其实非常重,至少有三四十斤,拿到手里还要灵活地去开动机器清除障碍。”
在对面,刚刚进行碎石清理后的隧道正在进行钢筋结构的立架和混凝土喷浆施工,“一个一米空间的隧道横断面,大概需要四个独立的钢结构立架,互相拼接成两个拱形的结构分别靠着隧道墙壁进行固定,然后对钢结构和隧道墙壁之间的空间进行喷浆。”现场地铁工人介绍说,一般来说,喷浆的时间比较长,需要六到十个小时。
钻孔、吹孔、安放炸药
地铁爆破工人王庆红在办公室内向记者画图展示了地铁爆破需要钻孔的原理,以及放置炸药的药量控制,王庆红首先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了一个隧道横断面的形象,并沿着隧道横断面的周边点上了很多黑点表示需要钻取的孔洞,“我们首先需要在隧道周边钻取密密麻麻的孔洞,一个接一个。”王庆红说。
“除周边孔洞之后,中部的掏槽及辅助眼就需要严格排列组合一下,以正中间为中心,两边各五排钻孔,孔与孔之间有不同的间距要求。”王庆红特别强调说,“我们钻孔的方向并不是径直往隧道里面的,而是有方向、角度和不同深度的。”
钻孔结束以后,就是吹孔。“这需要专门的吹孔机器,人不能对着孔直接吹,不然对身体的伤害会很大,吹孔的机器也是弯曲的,这些气流都是高压气流,吹孔主要是考虑到钻孔之后可能会有一些碎石堵塞洞孔,阻碍炸药的投放。”罗毅伟介绍说。
在吹孔的同时,一些工人开始忙活着在洞内安放炸药。“每个洞内的炸药用量是不一样的,也不是每个孔都需要安放炸药,隧道周边的一排孔洞是间隔一孔装药,中部掏槽眼、底板眼的炸药用量比较大,大概需要总药量的三分之二,也就是说四公斤左右,其他横断面中部、外部大概需要两公斤左右的炸药。“地铁爆破工人王庆红介绍说。
炸药安放完毕之后,从空洞内延伸出一条条白色的炸药引线,所有的炸药引线汇总一处,牵引到洞口外二十米处的引爆器上,等待引爆。
引爆点15米、20米处安放满杯饮料
为了测试地铁爆破在地下产生的威力,记者得到中铁九局专门负责隧道施工的专家许可,10月19日中午地铁隧道爆破施工时,记者分别拿取两个玻璃杯,为了便于肉眼观察,分别盛满有色的饮料,放置在距离爆破现场15米和20米的距离。
在地铁工人忙活着钻孔安置炸药的同时,记者和另外的几位地铁工人已经经过简单的测量,选好了玻璃杯放置的位置,同样等待爆破。
在爆破时,所有的地铁施工工人均需要撤离到与爆破隧道面成90度侧面的横通道位置,“虽然没有做过这样的实验,但是我们对玻璃杯不受任何影响是有信心的,唯一值得担心的就是爆破中可能产生强大的气流,从爆破现场沿着隧道冲向洞口,但是杯子的体积很小,影响应该不会太大。”现场施工的工人告诉记者。地铁工人撤出隧道后五分钟,现场调度吴善松开始吹哨示警,爆破工人启动引爆器,隧道爆破结束。
实验结果
爆破施工碎石影响仅限五米
在爆破排烟后,地铁工人开始进入隧道检查哑炮和盲炮,检查结束后,记者被允许进入隧道。记者观察发现,放置在石头上 15米处的玻璃杯和放置在木板20米处的玻璃杯都和爆破前安置的位置一样 ,没有出现移动或者倾倒的现象。
杯子当中的饮料也并没有外溢的现象,在玻璃杯安放的位置,也没有发现飞石的影响。
B 居民楼下实验爆破测振不超标
记者了解到,哈尔滨路地下隧道施工需要下穿多栋居民楼,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是施工方非常注意的。“在爆破前,我们会派出自己的监测仪器,并通知第三方监测机构,对爆破实施监督,同时我们也经常到房屋边感受爆破对百姓的影响。”罗毅伟在10月19日进行第一次爆破的时候,又跑到放置地铁爆破振动仪的位置,观看测试结果。
“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待会还要进行二次爆破。”罗毅伟建议记者可以到地面的仪器监测现场进行现场观摩。
地铁施工相关负责人彭工引导记者来到了正对地铁施工驻地的居民楼下,该栋居民楼正对南京路,“我们所在的位置是两条隧道爆破正中间的位置,每天爆破地点不同,爆破监测地点也不同。这边有两个监测仪器,一套是施工方的,另一套是第三方的,共同监测。”彭工介绍说。
记者看到,在爆破测振仪上显示着峰值、主频、通道以及时间等项目,“峰值只要不超过1厘米每秒就是合乎国家规定的。”彭工解释说。
在第一次爆破半小时后,第二次爆破启动了,从地面虽然能听到清晰的爆破声,但是对于吵杂的街道来说,影响并不是很大,监测仪器上显示的数据是2.77毫米每秒,“这样的数据相对于国家标准,真是小多了 ,大概是国家规定的五分之一左右。”彭工解释说。
文/记者 郭振亮 图/记者 郭振亮 李隽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