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近一个时期,文化领域喜报频传:10月20日,第21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大众报业集团力摘七项大奖,创造了六年八获一等奖的好成绩;最近,我省作家张炜创作的长篇小说《你在高原》,荣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一批具有齐鲁风格、山东气派、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先后荣获80多个“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大奖。这些获奖作品,在全国拔尖,代表着业内评价的最高水平,同时也得到了广大受众的认可。
这一座座奖杯,镌刻着大众报人的光荣,镌刻着以人为本做新闻的追求。
党报报业集团姓“党”。作为省委舆论的主阵地,我们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讲政治、讲责任,高唱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山东改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报业集团姓“报”。我们坚持新闻强报、特色立报,坚定信心干报业,风吹浪打不动摇;我们转变作风、改进文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形成了以党报为龙头、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结合的舆论引导新格局。
这一座座奖杯,见证着山东文化的繁荣发展,见证着齐鲁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
齐鲁大地,文脉浩荡,人杰地灵,赢得世人景仰。一代又一代齐鲁儿女,在传承中创新创造,在创新创造中书写新的辉煌:一批文化企业正在迅猛崛起,新的文化业态不断涌现,文化产业增加值跨入了千亿元“俱乐部”。今天,山东的文化资源优势,正在转化为文化发展的新优势,转化为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新优势,这是全省人民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勇于创新,不断推动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中取得的丰硕成果。
这一座座奖杯,既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开创未来的动力。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部署。把握大势,顺势而为,在提升齐鲁文化软实力上勇于担当,是当代山东人的历史责任。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更加主动地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要深刻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既要看到成绩、坚定信心,又要看到差距、保持清醒,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深化文化领域改革开放、建设文化人才队伍等方面的任务,真抓实干,一抓到底,全面提升齐鲁文化的引领力、竞争力和创新力,探索出一条文化强省的山东之路,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贡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