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枣庄讯 “你瞧,这个叫高刚的青年,是山亭区店子镇高崖村村民,目前在青岛港打工,上个月的养老保险金是455.22元,其中,他打工的公司承担320.34元,他本人承担134.88元,全部及时到位。”10月24日下午,山亭区社会保险征缴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吴大雷指着电脑对记者说。
记者在电脑上看到,与高刚同在青岛港打工的山亭民工有40多人,今年8月起全部在家乡参保。劳务输出公司每月按照山亭区的养老保险征缴标准,将企业和个人分别承担的养老保险金收齐后,统一汇入山亭社保部门为他们设立的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实现了民工多年来一直企盼的“在外地务工、家乡参保的意愿”。
今年以来,为解决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后养老金转移难、社会保险关系无法接续等难题,山亭区通过制定实施“外出务工、家乡参保、回家养老”新办法,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参保难题。今年1至9月份,已为1830名外出务工人员在山亭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
山亭区有农村劳动力25万余人,其中9万多人在山东沿海城市和省外打工,并在长三角地区形成了一定规模。由于各省社会保险政策不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后,因政策壁垒,多数外出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险关系难以接续。为破解这一难题,山亭区派人深入到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山东沿海城市和浙江、上海等地调研,了解到外出务工人员因工作流动性较大,在发达省、市参加社保缴费基数较高,企业和个人负担较重,致使多数外出务工人员不愿在打工地参保。
针对这一实际,山亭区大胆创新,制定并实施了“外出务工,家乡参保,回家养老”政策,规定外出务工人员回家乡参保,可同家乡企业的职工享受同等待遇。这一政策,既相对减轻了外出务工人员及其所在企业的经济负担,又保证了外出务工人员正常缴费的连续性,大大提高了外出务工人员参保的积极性。
工作中,该区多次组织工作人员走访山东沿海城市、浙江建材城、汽配城等专业市场,向山亭籍外出务工人员及其所在企业宣传山亭区新的社保政策,发放社保宣传资料10000余份。同时,制订完善了外出务工人员社保基金代扣代缴工作流程,外出务工人员可自主选择按月、按季、按年缴费,受到外出务工人员欢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