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讯 10月27日,山东文艺界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在南郊宾馆举行。会议提出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紧围绕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把思想和行动切实统一到六中全会精神上来,进一步开创全省文化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文化繁荣,文艺当先。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戏剧家协会主席陈鹏表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后,全省文艺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要强化使命意识、机遇意识、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多出精品力作,这是文艺界独特而又必须承担的责任。
省文联副主席、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张桂林认为,现在文化比较复杂,低俗的东西比较多,打“擦边球”变成了时髦,我们一味地迎合就会导致大众审美情趣的下落。“我们的艺术家尤其音乐界人士要高度重视,拿出自己的精品力作来,发挥优秀文化的引领作用。”
那如何来引领大众的审美情趣呢?省文联副主席、省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孔维克表示,“这就是要创新,要让老百姓看得懂、听得懂,老百姓不懂的东西,你没法引领。因此,我们既要学习传统文化,也要吸纳西方文化先进的东西,做出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
省曲艺家协会主席孙立生认为,“面对老百姓审美情绪的多元化,我们要尊重各种选择,要看到我们的长处和短处,对文化有着清醒地理解和认识,推出更多的、优秀的曲艺作品,用‘玩意’来说话,用作品来说话,这才是文艺发展的硬道理。”
“我是一名戏曲演员,我深深地感到地方戏曲的重要。”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梅花奖”得主陈媛说,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形势下,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多推出好的作品,多推出能够久演不衰的作品,让“戏曲大省”山东真正走在全国前列。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为民表示,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全省文艺工作者首先要有自觉,然后要有自信,最后要有自强,并要敢于担当,做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坚强推动者,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建设者和文艺精品的创造者。
省文联各协会、各部室负责同志以及部分艺术家代表出席座谈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