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反腐倡廉离不开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离不开严密有效的监督措施,但是再完备的制度、再完善的监督也有触及不到之处。而廉政文化就如空气一般无孔不入,它像一双无形的大手,以一种强大的力量将人们的行为拉入符合廉政价值观的轨道。“文化而润其内,养德以固其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在不断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监督模式的同时,应大力营造清新的廉政文化氛围,让“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同时发力,构筑自律和他律的双层保护网。
廉政文化以崇尚廉洁、鄙弃贪腐为根本价值取向,融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和道德风尚为一体,对于增强反腐倡廉意识、形成崇廉恶腐氛围、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发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廉政文化在促进工商事业发展、工商内部和谐上的作用日益显现。爱护荣誉、珍惜名节,是工商红盾精神的主要内涵;廉洁高效、执政为民,是彰显工商服务监管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工商特色廉政文化的应有之义。在廉政建设中,只有内容和形式创新、手段和方法科学,结合工作实际,贴近群众生活,才能做好“廉政文化”这门功课,避免华而不实。
建设好廉政文化,要有长期坚持、深入挖掘、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不能图“短期回报”、搞“短平快”。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任务,既要注意摒弃“一阵风”式的建设模式,又要调动一切积极有利的因素,正气高扬、常抓不懈;既需要对传统的优秀文化加以继承和延续,又要对现有的新兴文化进行变革和创新。好的廉政文化是在承古扬今、继承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孜孜不倦的深入探索后提炼出来的精华,只有鉴别性的继承传统历史文化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深入研究治本之策,不断消除陈规陋习,才会具有更加顽强的生命力,才会经得起时间、群众和实践的检验,才会深入人心,在社会上形成廉荣贪耻的文化氛围。
建设好廉政文化,必须丰富、发展其精神理念,创新、拓宽其形式载体,搭建广阔平台、营造浓厚氛围,增强廉政文化的渗透力和感染力,让人们通过更多的渠道无时无刻的感受廉政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强大感召力。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内容与形式、手段与方法的不断创新,使其真正结合工作实际、触及人们灵魂深处。廉政文化是心与心之间的交流与共鸣,仅仅依靠行政手段、下派任务不可能使文化精髓入脑入心。要让文化建设与时俱进,贴近生活与群众,就要鼓励百花齐放,力求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工商系统可以利用局域网络专栏宣传廉政文化,通过手机平台发送廉政短信,开展“读书看片听课”等教育活动,办公电脑安装廉政屏保程序,建立廉政文化宣传橱窗以及组织演出、书画、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展示廉政文化新成果……同时,让廉政文化与社区、企业、农村文化紧密融合,使广大干部群众在生活、工作中时刻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在全社会形成风清气正的和谐文化氛围。
建设好廉政文化,必须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彰显特色,不能没有轻重缓急的胡子眉毛一把抓,要紧密结合工商工作实际、贴近干部职工生活点滴,注重过程、细节和实效。廉政文化建设能否获得成效,关键看能否找好突破口和着力点。党风政风行风乃至民风建设都与廉政文化建设息息相关,但最核心最重要的是党风建设。我们应该把我党一贯倡导的“两个务必”、“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以及科学、民主、依法执政等要求,通过多种文化形式表现出来。紧密围绕“学习型工商建设年”主题,开展创建“学习型工商”、争做“学习型干部”集中教育培训活动,组织干部职工“读廉书、看廉片、听廉课、写廉文、算廉账、做廉人”;同时必须紧紧抓住党员干部这个反腐倡廉的重要群体,结合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通过领导带头讲廉政党课、组织领导班子集中学习、开展勤政廉政公开承诺活动等方式,对其进行理想信念、执政道德、作风纪律和党纪国法教育,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陶冶其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引导全体职工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姿态。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廉政文化正以其无形、潜在的强大力量,向人们传播着积极向上的廉洁价值取向和道德风尚。工商部门始终突出“依法行政、执法为民”这个宗旨,立足实际、创新载体、拓宽领域、营造氛围,使廉政意识、廉政理念渗透、浸润在全系统的各个角落。我们相信,当廉洁不再只是一个崇高的道德追求,而扎根于人们内心深处、变成人人普遍的自觉行为时,廉政文化定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