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曲阜讯 金秋十月,东方圣城曲阜迎来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北京798艺术园、企业家习儒培训基地、孔子网络等项目相继签约或落户,总投资近200亿元。有关专家预计,这些文化产业项目融入孔子文化元素后,将释放出强劲的文化产业潜能。
曲阜紧紧抓住文化产业振兴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打牢文物保护这一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石,大力实施孔子文化品牌带动战略,构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积蓄文化产业发展后劲。“文化产业风声水起,区域间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曲阜要想抢占先机,就必须巧打‘孔子文化’这张王牌。”10月28日,曲阜市委书记李长胜说。
文物保护是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曲阜坚持文化遗产保护“第一位”不动摇,在新上项目与文物保护发生冲突时,所有项目无条件让位文物保护。近年来,曲阜高质量完成了尼山文物景区保护性开发、颜庙复圣殿落架大修、孔庙大成殿背面上下檐维修、少昊陵大殿维修等多项重大文物修缮工程。
曲阜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充分挖掘儒家文化内涵,在连续举办国际孔子文化节的基础上,推出了祭孔大典、明故城开城仪式、尼山春季祭孔、鲁国古乐等文化演艺活动,推出了孔子家乡修学游、孔子故里民俗游、孔子故里过大年、孔夫子之路等旅游项目,每年都吸引大量海内外游客,成为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上的精品旅游产品。
随着国家文化战略的实施,孔子文化节、世界儒学大会、孔子学院等孔子文化品牌走向世界,影响深远,全球孔子热潮持续升温,曲阜借机巧打孔子文化品牌,孔子文化旅游业、孔子文化商品和文化复制品、孔府美食等逐渐凸现出来。与中国丝绸博物馆等国内著名企业集团联合整理出版了《四库全书》、《四书五经》、《论语句解》、《图说论语》等儒家经典书籍,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物仿制品20大类300余种,开发了一批以竹简浮雕孔子像、楷雕如意、竹简论语为代表的优秀传统工艺品。这些具有浓郁孔子文化元素的商品销售收入已占整个曲阜旅游产业收入的35%以上。
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曲阜大力扶持各种文化创新项目,通过融合高科技、融合现代元素、融合周边行业“三融合”,赋予孔子文化更缤纷、更生动的表现形式,孔子文化影视、动漫、书画业等蓬勃发展。由曲阜东方圣城传播公司拍摄的102集大型儒家文化电视片《演说论语》对外发行13万套,收回投资并盈利;《快乐国学》、《宝贝论语》等系列动漫产品推向市场,翼道动漫、金龙阁、御书房等文化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集研发、制作、销售于一体的文化商品进出口基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