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7点30分,因开元隧道施工,旅游路自东向西压车严重。
10月31日早7点,市民王先生开车从卧龙花园出发,前往旅游路开元隧道东侧的单位。周六周日不拥堵时段20分钟就能过来的路程,却直到8点40分才到。这种情况,自国庆节后几乎每天如此。“开元隧道一修,堵得太厉害了。原来车行速度能达到30迈,现在连15迈都达不到。”王先生连连摇头。
近期,我市有20条城市道路正在改造施工,造成施工区域周边路段早晚高峰时间出现了时段性交通拥堵。
千余米的隧道要走20多分钟
当天7点半,记者在二环东路开元隧道东口十字路口看到,自南向北方向红灯等待时间的车辆排到近1公里长,自北向南到了经济学院门口,自西向东的车辆排满了开元隧道,自东向西方向交通压力最大,车辆一直排到旅游路浆水泉路口。
历下交警大队石河岭中队中队长陶东方介绍,此处早晚高峰期各延长了1小时,等候车辆最长排到两公里。在隧道东口,受施工影响,三排车道在此变成一排,一辆车高峰期通过1000多米的隧道要走20多分钟。一些外地车不看交通标志逆向行驶,更增添了交通压力。
开元隧道的情况并非孤例。近期,我市有20条城市道路因铺设燃气、供热、供水等管道以及其他原因正在改造施工,其中开元隧道、少年路、山大南路、经二路、二环西路等道路因全封闭或半封闭施工,造成施工区域周边路段早晚高峰时间出现了时段性交通拥堵。
一方面是大量主次干道修整,令本就不充裕的道路资源更打折扣,另一方面是以日计量的机动车数量增幅,如何求解这一交通压力不等式,引起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群众的强烈关注。
交警多策并举应对拥堵
针对当前交通拥堵状况,公安交警部门在全警动员、全员上路缓堵保畅的同时,也协调相关单位合理安排施工项目,对于能够在夜间作业和完成的,不允许白天施工,切实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交警部门深化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工作机制,坚持“巡逻接警、就近处警、先处后移”的快速接处警模式,提高交通事故接处警工作效率,缩短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时间,避免因交通事故造成拥堵加剧。按照警力跟着流量走的原则,增设交通疏导岗位,结合道路整治改造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和交通诱导,将施工道路及周边交通情况、绕行路线等及时进行告知,通过引导标志、交通诱导显示屏等进行实时交通诱导,为广大市民群众出行提供交通信息。
根治还需“动手术”
回到开元隧道的问题,工程施工方项目经理介绍,经过赶排工期,电缆及排水改造工程原定工期到11月底,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预计可提前到11月中旬完成,以减少交通压力。同时,已经在开元隧道南洞设立协管,及时调设反光锥,确保分流通行。同时,交警部门也建议市民可选择绕行二环南路、经十路。
不过,也有交警坦言,想要根治交通矛盾,还是要从“硬件”方面着手。仍然以二环东路开元隧道路口为例,如果能将呼吁了多年的燕山立交桥南延工程实现,高架路跨过怪坡,将大大除去平交路口的交通压力和危险因素。而广大驾驶员文明行车,合理调整出行时间和路线,此外,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意识,也仍需提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