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血型三种急缺,有的血型只够两三天用的,这还是在常态情况下,一旦有大出血发生恐怕连急诊都不能保证……”11月1日,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着急地说,往年缺血有季节性和常态性,而今年是一直都紧张。由于血源供应不足,各大医院很多择期手术被迫延期 。当天,记者来到佳世客献血点探访,一个上午只有10人前来献血。为此,血站及医院呼吁市民积极无偿献血,应对目前的“血荒”。
AB型O型库存只够用两天
“现在血液太紧张了,这样下去恐怕临床用血都很难保证了。”11月1日,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除了B型血存量正常外,其他血型都比较紧张(库存量见右图)。其中A型血仅够临床四天使用,O型和AB型血的库存仅够两到三天的使用量。
据统计,截至10月份全市已供血142805个单位,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6.2%,但献血人数增长却不多,全市共有84970人参加无偿献血,仅增加了3.6% 。“由于用血量与采血量不成比例,今年我们还从外地调过一次血。”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说。
验血指标卡住不少献血者
11月1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佳世客献血车,只见车上空空荡荡的,工作人员正在犯愁,“一上午才来了10个人。”到了12时许,工作人员说,他们刚刚通过内部网络查询,台东献血屋当天上午也只有9人献血。
献血的人为啥少了呢?“从前年开始,快速检测加入了转氨酶这一项,不合格的就多了。”工作人员介绍,如果平时休息不好、吃得过于油腻,以及饮酒都容易导致转氨酶增高,很多市民想来献爱心,却因血液不合格卡在外面。
医院择期手术被迫延期
血液供给不足,最受影响的当属医院了。“稍微大一点的择期手术已经叫停了。”青医附院输血科主任孙波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医院每种血型能有150个单位作为备用,现在只有20多个单位。
据介绍,卫生部门要求医疗机构开展自体输血,比例要达到20%,不过岛城除了青医附院、市立医院以及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外,其他医院几乎都没有开展,因此近期相关部门将检查医院合理用血情况。“像上海自体输血已经达到50%,用血紧张得到了很大缓解。”市中心血站相关负责人说。
血站盼市民积极献爱心
“今年血液供应就没有宽松的时候。”市中心血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常态下全市一天能200人输血,每人至少需要800毫升,按照每人献血400毫升来计,一天至少需要400人献血。但目前全市的采血点,每天只有100多人来献血,远远达不到临床需求。
由于街头献血量太少,只能增加以企事业单位和大学生为主的团体献血,“大学生一个月以后才能献血,因为上周刚开始接种疫苗。”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呼吁,希望市民能积极献血,应对目前用血紧张的局面。记者 韦丽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