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正在进行串并联供热改造。
今年胶南城区居民实际供热面积达500万平方米,实际供热总户数5.5万余户,比2009年增长一倍;东部城区供热项目和易通热电公司长城路馨源热电厂搬迁项目已经启动。11月6日,记者从胶南市供热办获悉,该市城区居民供热普及率已经达到90%(不含未改造的城中村)。城区居民住宅小区集中供热暂行办法近期将公布,以解决新建小区的供暖问题。
全国首个全面实现分户供热
11月6日,胶南进入采暖期,易通热电等供热企业开始试压,城区17处供热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实行24 小时值班,及时解决突发问题。据统计,今年胶南市城区居民供热面积达 1000万平方米,实际供热面积500平方米,实际供热总户数 5.5万余户,城区居民供热普及率达到90% 以上(不含未改造的城中村),在青岛市各区市名列第一。
2008年以来,胶南市着力解决城市居民供热半径长、布局分散、热能损耗大、煤价持续上涨等困难,加强供热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 ,增加供热覆盖面积。经过三年的努力,供热面积覆盖东到灵山卫街道,西到西外环,北到临港经济区,居民供热面积和供热总户数都增加了一倍。
为解决老城区供热不均的难题,胶南市利用两年的时间进行了串并联供热改造。“串联供热用户有8500户,占同期总户数的40%,供热不均的问题十分突出,现在全部改造成并联供热,成为全国首个全面实现一户一阀分户供热的城市。”
两大供热项目已经启动
目前,胶南市总投资3.8亿元的东部城区供热项目和总投资 1.6亿元的易通热电公司长城路馨源热电厂搬迁项目已经启动,分别计划于2012年、2013年投产和完成。这两个项目将进一步增加胶南城市居民集中供热覆盖范围,优化城市供热布局,提升城市供热支撑保障能力。
胶南市市政公用事业总公司副总经理张新康介绍,易通热电作为胶南最大的热电公司,供热面积占总面积的70% 以上 。随着供热面积增大,供热能力问题开始凸显。为提高供热能力,易通热电累计投入4亿余元,在城南热电厂新上2台75T/H 锅炉,敷设供热主管网310多公里,解决了热源容量不足的问题;另外,胶南明月热电公司也投资3000多万元新上一台75T/H锅炉,以满足居民供热快速增长的需要。目前,除两河路以东城区,基本实现了供热全覆盖。
污泥变成宝,代煤当燃料
“易通热电原来采取汽水交换、区域小型锅炉的供热方式,成本高质量还差。现在改为高效节能的热电联产、循环水供热方式。这样不仅能收集原本浪费的水蒸汽用来供热,缓解了不断上涨的供热成本,还提高了供热质量。”张新康给记者算了一笔帐,2007年至 2008年采暖期消耗煤炭 18万吨 ,而2010年至 2011年采暖期的实际供热面积已经增加了一倍,煤炭消耗却为17.5万吨。
另外,胶南市广源热电厂还实施了一个由易通热电自主研发的污泥处置综合利用项目。“离广源热电厂不远处有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处理过污水后会留下大量的污泥,污泥无处可排只能进行掩埋 。易通经过研究 ,发现污泥是一种很好的生物质燃料。所以污水处理厂直接将污泥用管道输送到广源热电厂进行燃烧,一年可以替代煤炭2万吨。”张新康说。
近期出台办法解决新小区供热
这两年间,易通热电还完成了600多户商务办公场所、网点房与居民供热系统的分离改造 、恒源化工、天元化工、德维集团等老企业10.5万平方米居民楼的供热设施配套改造;43万平方米无供热设施的老居民楼配套改造也正在加紧推进中,今冬6000户未享受集中供热的居民将能过上暖冬;去年搬迁的六和社区当年实现供热,辛屯村今冬也将实现供热。
“近两年,胶南‘候鸟’现象尤为突出,候鸟就是那些在胶南买房的外地人,他们在胶南投资房产,却不常住。较高的空屋率直接导致了小区采暖率达不到60% 。”张新康表示,胶南为此也适时降低了采暖率标准,加大对开发建设单位的协调工作力度,采取开发建设单位补贴或按表计量的办法,有效解决了60多个采暖率仅30% 左右的居民小区供热问题。据悉,胶南于近期将公布《胶南市城区居民住宅小区集中供热暂行办法》,解决新建小区供暖问题。
文/图 记者 赵丽云 本报通讯员 刘玉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