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讯 截至今年9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余额4301亿元,占全省银行机构涉农贷款的32%,涉农贷款余额和新增额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同行业首位。2003年以来,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涉农(农业)贷款26889亿元;农户贷款余额2404亿元,占全省银行机构农户贷款的81.5%。
成立60年来,全省农村信用社为保障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不撤销落后地区网点;在农村全方位开展信用评定,发放普惠性的小额信贷;全面推广贷款证、贷款上柜台等便民措施,打通农户贷款“绿色通道”。截至今年9月末,全省共评定信用户723.8万户、信用村2.99万个,设立信贷专(兼)柜3811个,核发农户贷款证510.9万本,使农民办理贷款象支取存款一样方便。
农信社加大对涉农龙头企业、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了流动资金贷款,创新推广了信用共同体贷款、第三方监管动产质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保兑仓贷款等业务。至9月末,共向4.1万家中小企业发放贷款余额2520亿元。
农信社加强业务创新,围绕解决客户贷款抵押担保难题,组建大联保体14880个,对其成员授信368亿元;首创农民金融自助服务项目,全省安装运行自助服务设备4552台,覆盖全省1260多万偏远农村地区人口,惠及8200多个农村社区;在全国率先开办“齐鲁惠农一本通”业务,使各类涉农补贴资金及时入账和发放。
农信社还丰富支农方式,与团省委合作,开展“青春建功新农村—百千万农村青年创业计划”活动,共支持2.3万人自主创业;与省妇联合作,开展信贷助推百万农村妇女创业行动,扶持1.7万名农村妇女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与省教育厅合作,创新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向19.5万名学生发放助学贷款16.1亿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