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德,今年58岁,临淄区辛店街道大武社区的一名普通农民,精心伺候残疾叔叔29年,与患病瘫痪在床的妻子16年不离不弃,直到妻子离开人世,肩负家庭的重担把2个女儿抚养成人,他至孝至爱的情怀感动着所有认识他的人。“幸福的家,一个都不能少。”在李全德心里,幸福有另一层含义——不离不弃。
全媒体记者 丁永成
12月12日,记者见到了李全德,在他的记忆里,1990年、1991年、2006年、2009年这几个年份十分难熬。
1990年,李全德的妻子检查出患了子宫瘤,大量的用药使体内器官严重受损。一年后,她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关节都在疼痛,之后她的手脚严重变形。2006年,她出现肺纤维化等症状,为保住性命,肺被切除了一半。2009年春节,她的左眼球突然破裂,右眼也视线模糊,手术后几乎失明。
面对病床上受尽折磨的妻子,李全德默默地送水送饭、端屎端尿,没钱就四处打借条。李全德的同事告诉记者,嫂子病情发作时非常痛苦,他们曾见过几次嫂子由于痛苦向李全德大发脾气,而李全德坐在床前紧握着妻子的手,耐心地安慰,这让他们感动得几乎落泪。
幸福的家一个都不能少
“幸福的家,一个都不能少,还有两个女儿要养大成人呢。”
李全德告诉记者,妻子住院时,两个女儿一个四岁,一个七岁。自己既要照顾叔叔,又要照顾妻子,还要照顾两个孩子。两个女儿上学的时候,家里除了妻子和叔叔的医药费用,还要供两个女儿读书。
为了一家老小的开支,李全德一边照顾家人,一边到附近企业打工,用每月1000多元的收入维持一个5口之家的支出。有时,李全德要每隔几个小时就骑着自行车,回家照顾他们,然后再赶回班上。
妻子大发脾气李全德耐心安慰
如今,两个女儿已经长大成人,大女儿已结婚,小女儿也订了婚。
由于抽不出精力来,他的老母亲由两个弟弟照顾。谈到母亲,李全德觉得自己最大的愧疚就是不能照顾老人,只能每隔几天买上母亲爱吃的东西送去。
李全德坦言,虽然为给叔叔和妻子治病,前前后后花了20多万,现在还有六七万没有还上,但他心里是踏实的。“爸一定要让妈看到我们长大成人,闭眼之前,妈放心了。”李全德的大女儿说。
叔叔便秘李全德给他导便
李全德的叔叔今年75岁,从小患有残疾,眼睛先天失明,行动不便,过去一直由李全德的父亲照料。1984年,李全德的父亲去世,李全德便承担起了照顾叔叔的责任。“你侄子对你好吗?”听到记者的话,老人嘴角蠕动起来。“对我很好,要不是侄子照顾,我早就没了。”
李全德说:“叔叔岁数大了,体弱多病,天冷怕冻着,一般做被子用4斤棉花,我用了6斤。叔叔便秘很厉害,吃饱饭后肚子胀得很痛,自己又排不出来,我就给他导便。”
记者发现,老人的床头放着5盒牛奶,其中一盒已经喝完。“怕老人白天饿了,就把牛奶放到他伸手能够着的地方,随时喝几口。”李全德说。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山东新闻 > 幸福的家 一个都不能少
幸福的家 一个都不能少
时间:2011-12-14 17:19来源:鲁中晨报 www.yunhepan.com
上一篇:淄川严查非法行医医疗机构
下一篇:华北东北大风降温黄河部分河段封河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全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