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圣城网讯(记者 李邦田)从去年5月起,我市全面推开“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模式,目前全市已有202家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全面实行了这一模式,累计受益群众18.4万人,各级医疗机构垫付资金4.85亿元。其成功经验和做法已在山东省推广,在全国也引起强烈反响、获得广泛好评。7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平昌做客新华网“两会”访谈,就我市在全国率先推行“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改革接受采访并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马平昌说,民生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民生得一分改善,百姓多几分幸福,社会添几分和谐。我们党委政府的责任,就是在加快发展的同时,着力谋民生之计、解民生之困、办民生之需。我们始终坚持发展为民,做到凡是上级出台的民生政策都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凡是民生项目资金都一分不少地投入到位,凡是已经作出的民生承诺都一件不漏地兑现到位。近年来,济宁市每年的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都在50%以上,每年都办一批民生实事,不断在民生工作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在医疗方面,济宁市在全国率先推行了“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模式,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马平昌介绍说,过去长期实行的“先交钱后住院”模式,一方面很容易造成医患矛盾,另一方面导致一些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重大疾病已成为城乡居民迈向全面小康的“拦路虎”。为有效解决这一民生问题,济宁市于2010年12月在兖州中医院率先进行了“先看病后付费”改革试点。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从2011年5月起在全市推开,深受老百姓欢迎。
针对广大网友普遍担心的患者逃费问题,马平昌说,个别患者之所以逃费,主要是对医疗机构的服务不满意或者是家里确实困难。济宁市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建立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度,让患者明明白白看病。提高拨付费用比例,将城镇医保、新农合周转金拨付比例由10%提高到15%。加大对困难患者的帮扶力度,制定了“按揭式”分期付款政策,对到期仍还不起的特困患者,医院给予一定减免,或者根据情况全部免除。健全诚信信息保障系统,对能够按时结清住院费用的患者,下次就诊可享受手续简化、费用优惠减免等鼓励政策。目前,全市18万多名住院患者没出现一例恶意逃费的现象。
马平昌说,济宁推行“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一是基于比较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这几年,济宁市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参保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68%,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二是基于较高的报销比例。近几年,济宁市逐年提高参保人员报销比例,目前城镇医保的报销比例超过80%,新农合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也在70%以上。现在,随着中央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的逐步加大,各地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为实行“先看病后付费”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马平昌向广大网友简要介绍了我市推行“先看病后付费”模式以来取得的实际成效:群众得到了真正实惠,切实解决了“不敢看病、看不起病”的问题;医疗机构效益提高,全市乡镇医疗机构新农合住院患者增长了17.1%,县级医疗机构增长了15.3%;医患关系日趋和谐。同时,医疗诚信体系的建立完善,对在全市进一步形成守信重诺的风气是一个有力的促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实行“先看病后付费”改革,切实体现了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解群众所盼的执政为民理念,进一步密切了党委政府、医疗机构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精彩摘要】
1、“先看病、后付费”是为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主持人:我们大家都知道济宁在惠民方面有很多非常好的建树,其中我们看到非常有特点的叫做先看病、后付费这样一个政策,您先给我们讲讲。
马平昌:好。民生问题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民生多一分改善,百姓就添几分幸福,社会就增加几分和谐。我们党委政府的责任就是在加快发展的同时,着力谋民生之计,解民生之快,办民生之需,我们始终坚持发展为民,凡是上级出的民生政策,我们都百分之百不折不扣的落实到位,凡是民生所需要的资金,我们都一分不少的投入到位,凡是已经做出的民生的承诺,我们要一滴不漏的全部兑现承诺。近年来民生投入占市里财政投注的50%以上,每年我们都坚持办一部分民生的实事,不断在民生工作上有新的突破,有新的创新。去年我们市里的兖州市中医院,为了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不方便的问题创造了“先看病、后付费”这么一个办法,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2.现在还没有发现恶意逃费的现象
主持人:从医院的角度来想,会不会有逃费的现象,比如治好了,真的拿不出钱来,或者由于其他某些原因我就跑了,说明天就可以出院,今天下午就溜了。
马平昌:我们在采取这个办法之前,大家有顾虑的一个方面,过去长期实行的一个先交钱、后住院的模式,大家觉得是天经地义的,不拿钱就不能住院。我们在这之前搞了一个调查,我们全市城乡居民患疾病、大病占患病总量的3%左右,3%中由于没有钱治疗或者医疗费过高的中断,或者没有继续治疗的占到23%,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占到37.6%,这个比重还是不低的。重大疾病就成了老百姓迈向小康的一个拦路虎。那么,我们采取了办法之后,刚上来大家都有一些想法,你说的逃费问题,他不交钱了怎么办,先看病、后付费,首先是加入了城镇医疗和农村信用社医保的。当然“三无”人员也要做。第二,在住院期间,在看病期间,每一天或者两天给提供这几天的医疗费用,叫患者也心里有数,知道这几天花了多少钱,同时我们也知道他已经加入了城镇医保或者是新农合了,也知道他在保险账户上基金的结余情况,随时提供这方面的情况。实行了一段时间,我们看了一下,一般在中医院住院的平均费用达3000块钱左右,按照目前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的保险能报销这个数的2/3,报销2000块钱左右,还有1000块钱得自己出。农民,包括城镇居民,在住院治疗这个过程当中也感受到医疗机构、卫生机构对他的优质服务,剩下的1000多块钱他觉得能拿得起,也心甘情愿,因为治病嘛,治好了,他原来是全交钱,现在2000块钱一扣就可以。现在实行的情况来看,医院病人1648万,还没有发现一起恶意逃费的,老百姓也是很讲诚信的,孔孟之乡嘛。
3.把“先看病后付费”模式推广到全市三级以下医疗机构
主持人:这种模式我们有没有想过把它从兖州中医院复制出来,在济宁其他一些医疗机构来推广?
马平昌:去年,我们在济宁兖州市中医院推广之后看效果不错,我们市卫生局及时对它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去年我们市里下文件,在我们全市三级以下的医院全部实行先看病、后付费的战略模式,在全市推广。当然在推广之前,我们也做了一些调查,做了研究,就是尽可能的要协调好医院和保险机构的关系,比如,先从保险机构,因为加入保险有一些特惠基金,保险机构能不能先拿出一些钱到医院去,这样医院就解决了流动资金周转的问题,不然他先垫付一些钱,医院是事业单位,本身有一些困难,我们就协调各级保险机构事先拿出钱来放到医院去,解决医院因垫付资金造成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
第二块就是在住院之后,一般都和住院的患者要签订一个类似于合同的东西,住院期间按照医疗保险账上的费用,我会签一个东西,该报销的就报销,该你自己出的要自己出,一般老百姓都通情达理,比过去大进了一步,老百姓还是很接受的。同时,这个实践当中也有一些问题,比如有一些很特殊的情况,他就是拿不起这个钱,那怎么办呢?一是分期付费。欠的钱可以分三期、分四期,和你大体签一个东西,这就给你一个宽限期,如果实在是有困难,那就通过民政部门搭建一些救助体系,来给他解决,体现治病救人。
4.“先看病后付费”让群众得到了实惠
主持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行了这么多年,进入到深水区或者攻坚期,我觉得从兖州中医院开始,生发了这样一个非常好的主意,非常好的改革措施,在咱们整个的济宁市委市政府的推广下、实践下,我们很好的经验如果能够真正的在山东省全省都试点成功了,我相信有朝一日它会在全国都开花的。我想那个时候您肯定会更高兴,对不对?
马平昌:对,这个东西是体现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我们济宁通过推广这个办法,我觉得有这么几点体会。一是群众得到了实惠。老百姓得了病,无论什么情况,无论你是有钱、没钱,都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这确实体现了执政为民。二是医院也提高了经济效益,因为看病方便了,收钱还是和过去一样,但是方便了,看病的就多了,效益就提高了。三是医患关系日趋和谐,不然欠款,互相之间有矛盾,住院住不起,拿不上钱就不给看病,过去出现这些问题,实行了这种办法就没有这种情况了,这种办法体现了治病救人,更重要的是通过推行这个办法体现了执政为民,急老百姓所急,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解群众所盼,这么一个理念。进一步融洽了党委政府、医疗机构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使社会更加和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