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上午,烟台市民赵先生反应,最近,他每次去机场“打包”行李,打包的纸箱子上都印着“南山庄园”葡萄酒的广告。“打包的纸箱子是我花钱买的,我还要带着箱子到处给他们打广告,心里很不甘心!”赵先生很愁闷。
记者暗访:每个打包箱都印有广告
4日上午,YMG记者来到烟台莱山机场。大厅右首,乘客拖着行李排队“打包”。两名身穿工作服的机场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旁边放着一大堆用来打包的纸箱子。记者发明,纸箱上全印着“南山庄园”葡萄酒的广告。有标识、电话号码,最底下一行印有“烟台南山庄园葡萄酒有限公司祝您一路平安”的字样。
“我给北京朋友捎的是大樱桃,箱子上却印着葡萄酒的广告,容易让人产生曲解。”烟台市某团体公司的张经理无奈地告诉记者,因为包装“广告”误导,经常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记者现场看到,不少乘客携带泡沫箱走进机场大厅。工作人员提示,如果泡沫箱内装的是海鲜就需要打包,因为泡沫箱“容易碎”。记者懂得到,海鲜打包,每个纸箱需要18元,其它东西打包需要15元。
乘客:不想被逼迫广告
“我不想要带广告的纸箱子,你能不能给我换个没广告的?”记者以乘客的身份询问。工作人员说:“没有,就这一种。”
在候机大厅,记者随机采访了8位已经“打包”的乘客,其中5位表现不盼望包装箱上印有广告,一位表现“很反感”,另两位表现“无所谓”。
“这个打包箱我花了18元,箱子是我有偿购置的,商家没有经过我容许,凭什么在我的东西上打广告?”市民林先生告诉记者,他经常乘坐飞机出差,飞机上供给的食品包装袋、餐杯等用品大多印有某某航空公司的广告,但那是免费供给的,乘客没有异议,而打包的箱子则是乘客花钱购置的,“强行”植入广告,乘客不能接收。
市民陈先生则说,机场有偿供给的打包箱不应当侵害乘客的权益,可以供给两种箱子嘛,一种有广告,一种没广告,当然有广告的在价格上要相对优惠,这样就照顾到了乘客的心情,给了大家选择的权利。
律师:乘客有权请求去除广告
烟台西政律师事务所的曲学松律师:机场的这种做法虽然法律上没有明白禁止,但是客观上起到了广告、宣传作用,而且很可能使货物的接收者产生误判,所以乘客(托运人)可以请求机场去除包装上带有广告性质的标记或文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