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标题为《把脉中国高铁发展计划:高铁运行头三年》的研究论文审视了高铁对服务和票价、对传统铁路和航空运输业的影响,并提供了其初始客流量的数据。该论文指出,尽管要对高铁发展规划做出结论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然而基于目前的数据已经可以得出一些重要的启示。
研究论文是由基于世行与中国之间三十年的合作经验和学者对中国铁路发展状况的深入了解,由世行交通专家安德鲁·萨尔兹伯格、咨询专家理查德·布洛克和金鹰联合撰写的。
布洛克说:“现在形成的整体格局是,与其他国家一样,高铁在一千公里以内的中短途线路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而民航继续主导长途旅行市场。”不过,该论文也表明,从总体来看,高铁的主要旅客来源并不是民航分流的旅客,而更多的是"新生成"的旅客,即受到高铁便利吸引的新旅客。
除此之外,中国城市人口和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长也让论文作者对中国高速铁路网主要干线的长期客流量(及其经济可行性)保持了比较乐观的态度。不过,在乐观的同时,论文认为,有必要在短期至中期建立一个可持续的融资机制,并需要仔细权衡网络外围扩展的成本与效益。 (记者 郑青亭)
作者:郑青亭 (来源:人民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