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暖困意浓,春风拂面人欲睡。5日早7点,交警二大队六中队中队长杨军穿戴好所有装备,和平时不一样的是,警车后备箱里多了几样物件:两桶纯净水、一包一次性纸杯、一大盒茶叶、一个印有“保健箱”字样的白色塑料箱。
7点20分,杨军抵达中队辖区内的小郝转盘后,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他说:“我们所在的小郝转盘是咱济宁市的一个大门,来往车辆比较多,为了减少因春困引发的交通事故,我们中队为驾驶员们准备了纯净水、纸杯和茶叶,他们精神足,旅客的生命财产就更安全了。”
春季开车最需要注意的就是预防春困,春夏交替让白天的时间变长了,睡眠的时间却减少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提供免费的饮水服务,六中队还根据春季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合理安排警力,针对每天13时至15时等疲劳驾驶易发时段,加大重点路段的巡逻管控力度。
“师傅,昨天睡了多长时间”、“同志,喝水不”、“要茶叶不”……现在,这几句话成了六中队民警执勤时说的“常用语”。除了在执勤时主动询问驾驶人,六中队还结合驾驶员“春困”的生理特点,要求驾驶员保持每天8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慎用药物,了解药物的药性,防止药物“困乏”,提高行车时的注意力。同时,中队要求执勤民警在日常路查及巡逻中,发现驾驶人有“春困”现象一律强制休息,或更换驾驶人,坚决做到不消除安全隐患不放行。另外,中队还根据辖区道路交通的特点和车流量变化,加大对事故多发路段、时段的巡逻管控力度,利用警车喊话器加强早上、中午、晚上时段安全提示工作,最大限度地发现和消除“春困”交通安全隐患。
杨军告诉记者,中队除了在执勤时加强工作力度,还专门挤出时间安排警力去企业、学校、街道等单位宣传,积极为群众打造良好的春季交通出行环境。从2月到现在,中队先后组织集中宣传活动8次,受教育人数达到2600余人,营造了浓厚的交通安全宣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