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讯 据《齐鲁晚报-今日运河》报道,近期,济宁市审计局对全市社保资金进行审计调查,目前该项审计工作已进入扫尾阶段。记者了解到,养老保险欠缴情况、农村社保资金落实情况、医保政策执行情况等方面,是此次审计的重点。
今年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的内容包括养老保险资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农村社保资金、医疗保险等方面。针对此次审计涉及资金范围广、部门单位多、实施时间紧、市辖县市区多、审计任务重的现状,济宁市审计局专门组织审理人员分赴各县(区、市)社保资金审计现场进行集中审理。
“根据今年和以往的审计,我们发现,由于社保体制、体系的建立起步晚、标准高、基础差,一些政策的落实还没有完全到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保障能力,很多方面还急需重视和改进。”济宁市审计局社保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全市的养老保险欠缴数额较大,一些应破未破的企业没有给员工缴纳养老保险,甚至有一些上市公司还没有给员工交上养老保险,虽然济宁之前已有了相关保障措施,但是执行和监督尚不到位。
该负责人介绍,在审计中还发现,一些地方的最低生活保障资金难以全部兑现,个别地方还存在冒领低保的现象,尤其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县,应该落实的一些政策难以落实。在农村,农村社保由于起步晚,进程快,一些经办部门的软硬件配备还远远不到位,众多的农村、县乡两级办公设施的配备还不够齐备,部分基层服务人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此外,医保、残疾人保障等方面的资金管理上,也存在一定漏洞。”该负责人称。
“通过审计发现,社保资金的监督、管理及执行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该负责人指出,建议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应通力合作加强相关社保政策、资金的落实,社保体系、制度及机制都应进一步加强完善,公安、民政、人社等部门应完善计算机系统联网,杜绝社保资金的冒领、虚领,以便进一步提高全市的社会保障能力。(马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