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圣城网讯5月1日,在兖州市小孟镇沙窝村邱国的麦地里,3名病虫害机防队员一字排开喷洒农药,不到1个小时,12亩地就完成了农药喷洒。“参加合作社的专业化统防统治,因防治次数以及用药量减少,每亩防治成本减少了30多元,亩产比非统防田增产100多斤,一减一增,一亩能增收100多元。”说起专业化防治的好处,邱国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邱国说的合作社是指村里的惠农粮食生产合作社。理事长仇汉华介绍,该社共有15台泰山18弥雾机,服务附近3个村、2000多亩小麦的“一喷三防”,这片地有700亩,两天内便可打完。 当前正值小麦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也是小麦蚜虫、锈病、白粉病等病虫害的多发季节,一旦环境条件适宜,短期内易暴发。据兖州市植保站长孙士海介绍,通过专业化服务组织实施“一喷三防”,组织优势大、服务能力强、实施效果好。一是有利于“一喷三防”政策落实。因为农村外出务工的人数多,目前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紧张,很多农户自家喷施困难,通过服务组织实施既省工省时,又节约农民生产成本,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二是防治质量高。兖州市里每年都会组织培训,合作社服务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另外开展大面积统防统治,对防治蚜虫等病虫害效果更好。
依靠专业化服务组织实施“一喷三防”是今年兖州市小麦中后期管理的一大特色。该兖州市积极创新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建设,构建了合作社全程服务专业机防队、农药经销户组建的单项服务型防治专业队、庄稼“托管所”等形式多样、功能齐全、反应迅速的新型组织,一改各家各户分散作战的办法,实行统一行动、统一供药、统一时间、统一防治,帮助农民进行统一防控病虫害,有效解决了病虫害防治难的问题。预计今年全兖州市通过专业化服务组织落实小麦“一喷三防”的面积将达到52%,防治面积达到22万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