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卫生局局长焦华接受记者采访
5月10日讯(记者 亓亚婧)今年以来,我市狠抓干部作风建设,努力提升工作效能,并开展践诺承诺网上评议活动,对44个市直部门单位进行公开评议,市卫生局在评议中成绩突出,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人民群众的好评。另外,在省对我市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中,1800名受访市民对卫生行业的满意度较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排在全市所有参评部门第一位。
济宁扎实推进“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模式(资料图)
济宁市卫生局局长焦华告诉记者:"市卫生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扣"跨越发展"主题,按照"求突破、争先进、上位次、创亮点"的工作思路,立说立行抓落实、问责问效转作风,坚决做到"落实政策不走样、执行决策不打折、政令畅通不梗阻",真抓实干、锐意创新,在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不方便不放心"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自2011年开始,我市大胆打破传统服务理念和支付方式,在全国首创实施"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在262家医疗机构为群众开通就医"绿色通道",累计受益362067人。另外,针对基层群众看病不方便、不放心的问题,从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管理指导等方面,对辖区乡镇卫生院进行全方位的帮扶式托管,让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二级、三级医院的医疗服务。
兖州市中医院率先看展“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模式(资料图)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的工作中,济宁市卫生局将创新实施卫生支农新模式,开展"百名医疗专家进千村"活动,选派100名副教授及以上级别的专家,每月5天到100个乡镇、1000个村开展医疗服务,把优质医疗服务送到老百姓家门口。
此外,为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加强医患之间的信息沟通,促进医务人员规范服务,市卫生系统将试点开展"把病历还给病人"工作,在法律法规许可、病人隐私得到保护的前提下,及时把住院病历提供给病人,实行住院信息公开。
在农民就医问题上,市卫生局将加强新农合管理,逐步提高群众医疗保障水平,力争将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300元,切实保证各级政府补助的240元及时足额到位,确保参合群众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5%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报销比例提高到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