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依次为:行为艺术结束后韩啸与参与者向媒体展示手术后的成果记者黄中明摄
参与韩啸隆胸手术行为艺术的女子。 记者黄中明 摄
“天哪,这也太‘重口味’了!”昨天下午,“手术:韩啸行为艺术展”在山东济南韩氏美学研究院展览馆举行。现场不时有女性观众惊呼着退场。亲眼目睹一台手术,对绝大多数观众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体验。大部分观众“兴致勃勃”地看完了整个手术过程,并不时拍照在微博上“现场直播”。
直击:手术双方很平静,围观群众不淡定
为了这次行为艺术展,韩啸特意准备了一个透明玻璃房的手术室作为展览馆。玻璃房外面,是几十位围观者。这些围观者大部分是媒体记者,其中很多是从北京赶来的各类艺术媒体,除此之外,还有从全国各地来的一些艺术批评家。下午两点,手术准时开始,先是测量和消毒,然后是设计切口和画线,接下来是局部麻醉,切开,假体植入,缝合……一切进行得有条不紊,医护人员和接受手术的李女士都表现得很平静,然而玻璃房外的大批围观者却发出一阵阵惊叹,“快看切开了!”“哎呀,出血了!”“不行了不行了,我晕血!”不时有女观众狼狈“逃出”现场。
手术其实并不复杂,14:30左右开始缝合切口,14:40手术结束,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与李女士面带微笑接受媒体拍照。
策展人:艺术并不只是绘画、音乐
从手术室出来后,韩啸对记者表示,之前做过无数次这样的手术,但从未像这样对大家展示过,希望大家对此可以再思考。
对此次冠以“行为艺术展”之名的手术,记者“围观”时也听到不少议论。“这不就是一台正常的手术吗,为什么叫行为艺术?”就此,记者采访了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副主任王春辰。有趣的是,这位策展人“耐受力”比较差,一直不太敢看手术现场,接受采访时坚持背对手术室,还让几个观众把旁边正在直播的大屏幕“挡住”,笑称“我看不了这个”。
王春辰对记者表示,手术就是手术,并没有什么特殊性,但有意识地将其公共化,变成一场表演,就具有了行为艺术的性质。“艺术是一个主动的行为。比如我们每天买菜,不是行为艺术,但如果有意识地把买菜当做行为艺术,并告知我们观看,那这就成了行为艺术。”王春辰说,“手术:韩啸行为艺术展”的意义在于让人思考:“人为什么要改造自己的身体?这就把一个社会现象结合进来,变成一个具体的话题。”
对于很多人不理解行为艺术,王春辰表示,如今艺术是一个广阔的领域,艺术并不只是绘画、音乐等门类,“艺术就是少数人在做,把一些人们不了解的东西展示出来,引发人们的思考。”
【对话隆胸受术者李女士】
“我老公不知道这么多人围观”
手术结束后,这场行为艺术的另一个关键角色——— 接受隆胸手术的女士是怎么想的?记者设法进入了病房,与35岁的李女士进行了短暂的交流。正躺在病床上休息的李女士告诉记者,能够参与这场行为艺术感觉很荣幸,老公知道她隆胸的事,但是并不知道有这么多人围观。
要在众人围观下隆胸,一开始难以接受
记者:怎么想到参与这场行为艺术的?
李女士:一直有隆胸的想法,一个朋友得知这个活动正在征集模特时,就替我报了名。
记者:知道会有很多人围观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李女士:一开始觉得难以接受。思想斗争了很长时间。我对行为艺术并不了解,当时就感觉,这种艺术怎么跟普通的艺术形式不一样呢?对行为艺术不了解,能参与感觉很荣幸
记者:现在手术做完了,心情如何?
李女士:能够参与这次行为艺术,感觉挺荣幸的。
记者:你理解这个行为艺术要表达什么吗?
李女士:不太了解……可以让大家产生思考吧。
记者:玻璃房外这么多人围观,没对你产生困扰吗?
李女士:就感觉挺荣幸的,一般人还没有这个机会呢!老公并不知道有人围观,打算一直瞒着他
记者:这事你老公知道吗?
李女士:他知道我隆胸,但不知道有这么多人围观。
记者:可他很快就知道了啊,很多人在现场发微博,网络上有视频直播,明天报纸也会登出来。
李女士:没事,他不上网,而且我家是外地的,看不到这里的报纸。我不会让他知道的。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