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受海上大雾影响,沙子口码头聚集停靠了大量的渔船。
自10日开始,笼罩岛城的大雾一直没有彻底散去。14日,记者了解到,受大雾影响,青岛港每天滞留船只超过200艘,疏导压力巨大;青岛轮渡发船班次下降了接近三分之二;正处于捕鱼高峰期的渔船,大部分因大雾“窝”在码头,不能出海作业。
青岛港每天滞留船只超过200艘
自本月10日开始的连续大雾天气导致进出青岛港的船只滞港严重,14日,记者了解到,连续5天来,青岛港内外的滞港船只每天都超过200艘,疏导压力非常大。
据青岛海事局海上交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从10日开始,青岛海域出现能见度低于200米左右,部分海域甚至小于50米的大雾,为确保进出青岛港的船舶安全,青岛海事部门对青岛海域实施了全面交通管制,禁止船舶进出港口,当天港内外的滞留船只就超过了200艘,达到基本饱和状态。
据介绍,按照以往的经验,大雾往往在第二天中午前后就会消散。但连日来,青岛的大雾不断,天气并未完全转晴。为了缓解滞港船只过多造成的压力,青岛海事部门在不解除交通管制的前提下,选择能见度转好的时段,有针对性地指挥部分船只进出港,并通知急于进出港的船舶,暂时不要再向青岛港方向聚集。
据山东海事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资料显示,青岛平均每年因雾影响能见度低于500米的天气约为52天,雾季最多的年份达到了72天,多从6月开始出现。今年进入雾季的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个多月,从4月底以来,青岛已多次出现能见度低于200米的雾情,且浓雾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对辖区安全形势带来严重影响。
轮渡发船班次减少三分之二
连日来的大雾天气严重影响了青岛轮渡的发船班次。14日,记者了解到,自本月10日至今,青岛轮渡的发船班次只有正常情况下的三分之一。
据青岛轮渡工作人员介绍,最近几天的大雾天气呈现出断断续续的状态,每天的10时至15时往往雾气较小,能见度相对较高,因此青岛渡轮近几天来一直跟随天气状况随时调整发船的班次。雾气较大的时候,随时停航,一旦海上能见度见好,立即增加发船班次。
尽管如此,连续5天来的大雾天气导致青岛轮渡的发船班次下降了三分之二。据介绍,在正常情况下,青岛轮渡一天安排了36个班次,但近几天来每天只能发十二三个班次。由于发船班次的不固定性,导致近几天来的乘客大量流失。即使住在黄岛轮渡码头附近的乘客,近几天也宁愿选择绕行胶州湾隧道,而不愿意乘坐轮渡。
小渔船怕出事不敢出海
6月1日青岛就将进入休渔期,现在本应是渔民出海作业的高峰期。但受连续多日大雾影响,许多小渔船都停靠在码头未出海。
14日15时,记者来到沙子口码头。正常情况下,此时应是小渔船捕鱼回来,沙子口码头非常热闹的时候,但当天的码头上却非常冷清,渔船也整齐地停靠在码头上,渔民并未出海作业。
一位曲姓渔民告诉记者,受大雾影响,这已经是连续第五天没有出海了。他告诉记者,平常他们每天凌晨就会开船出海,但是自上周四开始,几乎每天都有大雾。“凌晨两点,一般是海上雾气最大的时候,船上的人都看不清楚,根本就不敢出海。”曲先生说。
记者沿着沙子口码头向东南方向行走,来到中心渔港区。虽然当时是下午4时,但海上已经开始起雾,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中心渔港区停靠在码头边上的渔船都笼罩在雾里,海上能见度不到50米。中心渔港区的一位老渔民说:“这样的大雾,根本不敢出海,迎面来了船都看不到,很容易出事。”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