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残联理事长 郭庆林
5月18日讯 据《齐鲁晚报-今日运河》报道,5月20日,是第22个全国助残日。据统计,济宁市共有48.5万名残疾人,而济宁市残联如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助残日前夕,记者对济宁市残联理事长郭庆林进行了专访,“带着感情来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务残疾人。”郭庆林对记者说。
物质、文化生活都要保证
今年助残日的主题是“加强残疾人文化服务,保障残疾人文化权益”。5月17日下午,济宁市残联、济宁市文广新局将在济宁电视台演播大厅,举办残疾人联欢会和残疾歌手表彰大赛。“我们举办这台晚会的目的,就是在保证残疾人物质生活的基础上,也要尽可能让残疾人的精神生活更加绚丽多彩。”郭庆林说。
郭庆林介绍,5月18日,残联将在济宁市人才大厦,举行一场大型残疾人专场招聘会,邀请500余家招聘企业参与,将为残疾人提供2000余个岗位。此外,当日还将举行为万名贫困残疾人免费配发基本辅助器具活动的启动仪式,届时济宁市10000名贫困残疾人将可免费领取辅助器具。
“除了发放辅助器具,为残疾人解决出行难题,我们还通过免费技能培训,让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郭庆林告诉记者,为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济宁市残联每年4月份都会开展免费技能培训,挑选残疾人可以胜任的职业技能,让残疾人自愿挑选,让他们能够自食其力,更好地融入社会。
“此外,在尽量保证残疾人物质生活以外,残联还致力于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让他们增强信心,更好地走向社会。”郭庆林对记者说。
今年为残疾人做“七件实事”
“今年,我们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基础上,为残疾人做‘七件实事’。”郭庆林介绍,2012年,济宁市残联将实施七项残疾人民生工程,除了“为万名残疾人免费配发基本辅助器具”外,还将继续实施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项目,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儿童、肢体残疾人、精神残疾人提供免费康复训练;实施扶残助学工程,对正在接受教育的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给予资助;实施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工程,通过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举办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等措施,积极推进残疾人稳定就业和脱贫;实施残疾人生活保障工程,落实低保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以及残疾人参保参合政府补助政策;实施残疾人托养服务工程,提高补助标准,扩大托养服务范围,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开展托养服务;开展“备战残运自强健身”活动,创建28个示范乡镇(街道)和38个残疾人自强健身示范社区,激励、吸引广大残疾人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残疾人是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的关心和关怀。我们作为残联的工作人员,更需要带着感情投入工作。在普通市民的眼中,可能会认为残联的工作很轻松,但作为残疾人之家,残联是“小部门服务大社会,小团体服务大群体”,全市有48.5万名残疾人,尽可能多地让他们能够自食其力、树立信心,让他们能有一个稳定的生活保障,这个工作任重而道远。”(晋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