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伦敦奥运建筑引发全国争议 设计过于超前

时间:2012-05-20 21:29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www.yunhepan.com
蓝球馆全景 (伦敦奥组委供图)蓝球馆全景 (伦敦奥组委供图)蓝球馆近景蓝球馆近景奥林匹克公园,左边是水上运动中心(伦敦奥组委供图)奥林匹克公园,左边是水上运动中心(伦敦奥组委供图)通透感十足的水上运动中心内景通透感十足的水上运动中心内景水上运动中心内景 霍尔顿 摄水上运动中心内景 霍尔顿 摄夜色下的“伦敦碗”好像一只漂浮的瓷碗夜色下的“伦敦碗”好像一只漂浮的瓷碗“轨道塔”与“伦敦碗” (安尼什·卡普尔工作室供图)“轨道塔”与“伦敦碗” (安尼什·卡普尔工作室供图)水上运动中心 (伦敦奥组委供图)水上运动中心 (伦敦奥组委供图)

  王雯婷

  2012年5月11日,伦敦奥运会标志建筑之一的“轨道塔”正式揭幕,至此,伦敦奥运会的建筑已基本完工。综观这些场馆,视觉上均极具冲击力、震撼力以及出人意表的匠心,但一些建筑的设计由于过于超前,争议不断,最典型的就是“轨道塔”之争。

  这些建筑的另一个看点,就是奥运终于从炫耀走向实用,从铺张走向高效。在新建的14个建筑物中,大部分是临时的,所用建筑材料也考虑到循环再利用,能够容纳8万名观众的主场馆“伦敦碗”,有5万临时座位,赛后将变身只可容纳2.5万人的小型体育场,因为伦敦人坚信,节俭、实用、高效才是举办奥运的大趋势。

  london1

  是钢铁怪物还是公共艺术品

  安赛乐米塔尔轨道塔

  一向花钱谨慎又尊重民意的英国人到了奥运会这种大事上,仍然免不了要在眼球聚焦的地标建筑上做些文章,这就是轨道塔。它的设计者就是北京“大裤衩”的设计师,但这个钢铁怪物似乎一点也没有讨得英国民众的支持与欢心。

  “当人们提到北京奥运会,马上会联想起‘鸟巢’,而提到伦敦奥运会,人们会想到什么呢?”这是2008年伦敦申奥成功之际,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对英国设计师和艺术家提出的一个问题。

  很快,市长的倡议得到了40位艺术家的热烈回应。最后入围的3个创意方案中,英籍印度裔雕塑家安尼什·卡普尔的作品“轨道塔”最令人难忘,但争议也最大:其一因为它惊世骇俗的造型,扭曲的身体好似天津十八街麻花;其二因为它高昂的造价,耗费万吨钢铁的创意可一点也不环保。

  一开始,似乎没有人认为这个造型大胆的钢铁怪物能够胜出,“到底什么样的建筑才能体现伦敦的奥运精神”?关于奥运“地标”的评选甚至引发了英国民众旷日持久的争论。

  正当各方意见难分高下之际,2009年2月,伦敦市长约翰逊遇到了世界最大钢铁公司“安赛乐米塔尔”的老板拉克希米·米塔尔,便把在奥运主场旁兴建一座地标建筑的想法告诉了他,同为英籍印度裔的米塔尔看了安尼什·卡普尔的设计后,立刻被征服,“视觉上太让人震撼了”,他说,随即当场拍板投资。

  2009年底,约翰逊代表伦敦市政府正式与安赛乐米塔尔公司签约。2010年3月31日,这座巨型公共雕塑正式更名为“安赛乐米塔尔轨道塔”,开始动工兴建。

  2012年5月11日,总投资1910万英镑“安赛乐米塔尔轨道塔”在伦敦奥运会奥林匹克公园内正式揭幕。这座巨型雕塑物高115米,总共耗费了2000吨钢铁,如同人们预期的那样,视觉上极具冲击力和震撼力,周身满布的红色钢管以8字形缠绕在一起,使其看上去好像一个刺向天空的音符,过于怪诞的造型和重达千吨的身体,又让人以为是外星人丢弃在地球上的不明生物。

  事实上,要想让这么一座重达千吨的钢铁之躯作8字形缠绕,技术上的确存在相当的难度,看似断裂的空间节点让人很容易怀疑其结构的稳定性,会不会有崩塌坠落的危险?但其实,在建筑内部隐藏着一个牢固的三脚结构以支撑主体,且主轴和其他各部分缠绕的钢管都采用先进的参数化设计,每个扭曲的节点都经过计算机精确测算。

  建成后的轨道塔将在奥运开幕时正式开放,并有望成为继主场馆伦敦碗之外的又一个标志性景点。游客们可有乘坐电梯来到位于塔内70米和80米处的观景平台上,俯瞰整个奥林匹克公园的美景,也可以一节节攀登455级的台阶,体验一下沿轨道登顶的感觉。

  “轨道塔”后现代感十足,从方案公布那天起就争议不断,来自英国国内的投票结果显示,超过六成的民众觉得它怪异、丑陋、像纠缠的肠子一样恶心,甚至有人说它“是两座起重机灾难性地撞在一起”。

  伦敦市长约翰逊和投资建造者却对它自信满满,说:“埃菲尔铁塔开始修建时也遭到抗议(左拉就曾经说埃菲尔铁塔‘丑得离谱’),这个造价1900万英镑的奥运塔完全可以媲美埃菲尔甚至超越它,在建成后的20年内将给予公众无限的想像,并成为伦敦历史上最大的公共艺术品。”

  轨道塔的设计师巴尔蒙德就是被称为“大裤衩”的北京央视新大楼的设计师。

  “我喜欢设计一些古怪的建筑,”巴尔蒙德在接受采访时说,“北京的大部分楼都很直,因此我希望把央视大楼设计成弯曲的。”这个弯曲轨道组成的塔和央视大楼异曲同工。巴尔蒙德还表示,伦敦奥林匹克公园里面多是白色的建筑和绿色的草地,因此需要其他颜色调剂一下,比如红色。

  伦敦市长约翰逊表示,奥运开幕后的3个月,轨道塔将吸引27.5万名游客,每小时可容纳500—700人登塔。当奥运结束后,这座塔将被永久保留,变身一座地标式和市民休闲的建筑。登塔采取收费制,预计每年将会有1千万英镑的盈利。

  london2

  外墙能显现场内比分的光盒

  伦敦奥运会篮球馆

  篮球馆也许是本届奥运会所有场馆中最“诱人”的一个,长方形体量、乳白色外观、凹凸不同的柔软立面,乍一看,跟北京奥运会游泳馆“水立方”有几分相似。但与其他场馆不同的是,观赏这座建筑最好的时间是夜晚,因为建筑外墙不断变化的光线颜色都会提示你场上的比分。

  篮球馆位于奥林匹克公园北侧,是本届奥运会临时性场馆中最大的,总共可容纳12000名观众,在其内部有一个重达1000吨的钢筋穹顶结构。

  奥运开幕后,这里将承担篮球、手球、残疾人轮椅篮球和轮椅橄榄球四项赛事,同时,它也是开幕式和闭幕式期间运动员的休息场地。

  经济灵活的设计思路在这个场馆内集中地体现出来,从篮球馆变身手球馆,铺装只要12个小时;同理,从手球馆变身橄榄球馆,也差不多仅需这样的时间。不仅如此,篮球馆与自行车赛车馆、越野摩托车赛道共享部分配套设施,如接待区、餐饮区、安检区、废物管理区等,以便最大化利用好每一寸空间资源。

  事实上,能够到现场观看比赛的人毕竟是少数,篮球馆内的大部分赛事都在夜间举行,因此灯光系统就成为整个设计方案的重中之重,为了让这个临时性场馆看起来至少能够使用30-40年,不会给任何人廉价之感,威尔金森事务所在极其有限的预算下完成了这项挑战。

  设计师构思了一个“盒中之盒”的方案,在这个长方形体量的场馆里,以两层特殊工艺制造的塑料薄膜作为“盒子”外壁,第一层主要起遮挡作用,第二层则用来调节馆内的恒温恒湿。整个照明系统就架设在两层薄膜的空隙之间,它使得光线能够从“盒子”内自然地透出来,并以其独特的灯光效果让场内观战的每个人感到惊艳:比赛进行时,当某支队伍处于领先状态,场馆内的灯光就会变成和该队一样的颜色,并随着场上比分的变化而不断变换,而场馆外墙也会因场内灯光的漫射而呈现出多样色彩,如果你事先知道场上有哪两支队伍在比赛,即使不在场内观战也能够知道场上的比分状态。

  但实现这项设计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种合适的建筑外膜,这种膜既能让日间5%左右的阳光照进场馆,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又能有非常好的透光质地,在夜间灯光照射之下令场馆产生梦幻感。几经挑选,设计师最终从一位德国材料制造商那里找到了这种PVC膜,最后终于如愿以偿获得了“薄雾般”的视觉效果和“泡泡状”的建筑外观。

  奥运结束后,篮球馆也将被整体拆除。为了能够将建设场馆耗费的材料进行再循环和再利用,设计人员绞尽了脑汁,包括建筑内部的钢筋穹顶如何拆除,外围的墙体材料如何在其它建筑上应用,以及100%可回收的塑料坐席应当作为什么样的建材等。

  由于在设计阶段就进行了大量缜密的论证,虽然场馆规模庞大,但实际交付工期却非常之短,2009年10月开工建设,2011年6月即竣工完成,设计人员甚至对场馆的拆除时间也进行了精确的计算,保证22个小时之内完工。这些拆除之后的建材有2/3都将被二次利用。

  london3

  灵感来自“黄貂鱼”的

  “波浪”屋顶

  伦敦奥运会水上运动中心

  在所有奥运场馆中,水上运动中心是唯一一个聘请了大牌建筑师的建筑,但它同时也是设计难度最高,最漂亮和最具看点的建筑。

  它的设计者就是普利兹克奖获得者、建筑界的时尚女魔头、素来以颠覆常人想象的建筑作品闻名于世的扎哈·哈迪德,“广州歌剧院”就是她的作品。

  长160米、宽90米,一片仿若波浪的流线型屋顶为游泳馆勾勒出迷人的造型,柔美与力量相结合的设计风格一看就出自扎哈的手笔。

  “波浪”形态的飘逸屋顶灵感据说来自于“黄貂鱼”,它仿佛是从地面掀起的涟漪,包裹了训练池、竞技池和跳水池在内的整个水上运动中心。

  在最初的方案中,扎哈只设计了一片“波浪”,但考虑到原有场馆的固定坐席可能不够,又给它添上一对“翅膀”,在场馆两侧加建了两个新的体块,使坐席从原来的2500个增加到17500个,并利用自然光线为两侧座位制造的阴影,使位于中心看台位置的观众望不到两翼,从而将注意力集中到泳池上来。

  整座建筑采用巨型钢桁架结构设计,抛物线状的屋顶由双曲面造型生成,它的重量接近3000吨,却只用了3个实心混凝土柱子做支撑,是整个奥运工程中最具挑战性的项目之一。此外,起伏的屋面不仅可以很好地应对雨雪等天气对场馆造成的冲击,也暗示出其下竞技池和跳水池的大小。

  进入水上运动中心的主入口,恰好设计在屋顶延伸至奥林匹克公园中央桥梁的上方,能够起到疏散观众的有效作用,在屋顶与裙房之间的空隙处,则是设计加建的座椅空间,它们与屋顶保持在同一条轴线上。

  进入水上运动中心内部,开敞的玻璃幕墙设计使整个场馆通透感十足,头顶上规则排列、布满孔洞的天窗,则让充沛的自然光线漫射进整个室内。6个曲线型混凝土跳水板,像舌头一样在大厅泳池的一端伸出,与头顶波浪般起伏的天花板交相呼应。透过场馆走廊内的玻璃幕墙,你可以从多个角度欣赏到跳水池的风景。

  伦敦水上运动中心于2008年投入建设,2011年9月完工。整座建筑使用了近3000吨钢材,铺设了850000块瓷砖,耗资500万英镑(约合5341万元人民币)。建成后的场馆,包括一个50米长的泳池、一个25米长的跳水池、一个50米长的热身泳池以及专门为跳水运动员设置的热身区。

  奥运会期间,这里将举办游泳、跳水、花样游泳和水球等赛事,届时,大部分的观众将坐在水上运动中心临时搭建的两翼坐席观看比赛,而在奥运结束之后,这两翼的看台将被永久拆除。拆除了“翅膀”后的场馆仅留2500个座位,瘦身为一个小型体育中心,而场馆内的3个比赛赛道也将重新划分,变成5个游泳池面向公众开放。

  london4

  可拆卸的“伦敦碗”

  伦敦奥运会主场馆

  英国人从建设“伦敦碗”那天起,就没想过要以恢弘壮丽取胜。近八成座椅可拆卸,拆除后的体育馆将出售给英超西汉姆联队作为足球场使用,这座完全临时性的奥运主会场,恐怕是奥林匹克历史上利用率最高的建筑设施。

  不追求恢弘壮丽的外观,伦敦奥运主会场下窄上宽,外形酷似一个汤碗,因而又被称为“伦敦碗”。

  碗形场馆的底层部分低于地表,用以安排体育赛事;看台部分高出地面,用以设置观众坐席。在“伦敦碗”设计方案公布之初,就曾有好事者指责其模仿“鸟巢”,因为它们都是环节结构,并且都设计了8万个观众座位。但对比下数据就知道,保守谨慎的英国人虽然这次建会场花钱不少,总投资4.96亿英镑(约合50亿元人民币),远超当初2.8亿的预算,但显然比我们更谙可持续利用之道。

  在同样能够容纳8万名观众的情况下,“伦敦碗”有5万个座位是临时的,是“鸟巢”1.1万个的5倍,这5万个座位分布在4层看台的碗口处,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全部采用轻质铁架设计,可以在奥运结束后方便快速地拆除,变身为一个可容纳2.5万人的小型体育场。不仅如此,“伦敦碗”整体设计十分灵活,场馆各部分功能都可以拆分,如馆内的卫生间、休息室和一些附属设施,都可以在赛后作为多种用途。

  白天观看“伦敦碗”,外壁形如“白色垂直百叶窗帘”的设计,让其显得轻盈而富有活力;当夜晚来临时,灯光打在场馆身上又平添几分通透感,好像一只漂浮着的瓷碗。带来如此视觉感受的设计元素,是一种能令整个场馆“自然呼吸”的、多孔半透明印花织物,它将整个“伦敦碗”紧紧包裹起来,对场馆起到了很好的保护和遮蔽作用。

  为“伦敦碗”外壳买单的是全球化工巨头之一的陶氏化学,他们发明的这种装饰用新材料,是树脂、环保型油墨和工业再生原料的结合,具有材料质地轻、透气性好等特点。

  “拥抱临时性”,“为未来而设计”是“伦敦碗”在设计时秉持的第一原则。奥运结束后,伦敦碗的容量将被压缩为原来的2/3,与一座社区体育场的规模差不多,而它上面的四层将会被整体拆除,拆除后的体育馆出售给英超西汉姆联队作为足球场使用。西汉姆联队方面表示,球队将会保留原有的田径跑道。这也兑现了英国人当时申奥的诺言鼓励全世界的年轻人参与运动、实现奥运遗产的长远效应。

  王雯婷

相关阅读
  • 被质疑“过于乐观” 特朗普:我是美国“啦啦队长”
  • 脱欧后英国护照由法国设计波兰制作?英国舆论炸锅
  • 印度设计师打造巨型静止汽车:轮子有两个人高
  • 设计师制作艾滋病病毒形状冰棍 挑战食客感官
  • 韩国两处核电站设计图遭外泄 引发国家安全担忧
  • 美中情局酷刑“设计师”身份曝光 曾任摩门教主教
  • 美国中情局被曝花8000万美元请专人“设计酷刑”
  • 日本大选时间过于仓促 朝野双方均感措手不及

    • 上一篇:美冷门奥运项目选手处境凄凉 被逼“卖艺”筹钱
      下一篇:英国小镇成“维基百科小镇” 全镇装上免费WIFI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