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间有照料、应急有保障、娱乐活动有去处,这是市中区创新养老模式所取得的成果。目前市中区60岁以上老年人达7.5万人,占市中区总人口的14%,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面对“白发浪潮”的挑战,市中区积极应对,多渠道融资、多路径推进,形成了居家养老、社市中区互助式养老和“一点通”呼叫服务养老、福利机构养老等四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提高了养老服务水平。
居家养老,为老年人送去“闺女保姆”
每天早上8点钟,家住济阳大街社市中区的管东慧就会像往常一样敲响独居老人伊利英老大娘的家门,然后开始忙活起来:打扫房间、洗衣做饭……。83岁的伊大娘则高兴地告诉笔者,自己的孩子住得太远不能照顾她,进敬老院又住不习惯,自从政府掏钱让东慧这孩子成为自己的“服务员”后,室内干净了、窗子也亮了、衣服床单经常洗、顿顿吃热饭,自己不花一分钱,足不出户就可以像敬老院老人一样享受专业养老服务,自己很开心,“感谢政府为俺送来一个亲闺女!”
这种备受伊大娘夸奖的养老服务,是市中区根据老年人“养老不离家”的传统观念而创新实施的“政府买单式”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即由政府掏钱购买公益岗位,招聘吸纳下岗职工,经过专业培训,为符合条件的“独居、高龄、特困”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无偿或低偿服务。政府按每月60元的标准向老人发放家政服务补贴,服务标准为5-8元/小时,每位老人每月将享受不少于10个小时的免费居家服务,这既解决了部分老人的生活困难问题,同时也为一些下岗职工增添了就业岗位。目前,市中区像管东慧这样经过专业培训的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已有104名,每天为市中区480余名需要服务的特困、独居、空巢老人提供着居家养老服务。
“一点通”呼叫服务,为老年人送去了“电子保姆”
把信息化手段融入养老服务中,通过“爱心救助呼叫”系统、信息中介公司、家政服务公司、社市中区卫生服务站等形成一个养老服务网络,以此拓展养老服务内容,完善养老服务功能,是中市中区民政局从去年探索推出的信息化养老模式。在阜桥街道办事处“三无”老人蔡香贞家,笔者亲身体验到这种信息化养老给老人带来的方便、快捷,用手轻轻激活“一点通”呼叫服务器按钮,呼叫救助服务信息中心工作人员立即回拨呼叫用户电话,咨询需要什么帮助。蔡香贞老大娘说:“我患有哮喘病、心脏病,一个人在家时特别是晚上就害怕发病,自从民政局给我免费安装了救助器,心里踏实多了”。目前,像蔡香贞老大娘一样,市中区已有53位符合条件的“三无”、独居、空巢老人免费安装了这种“电子保姆”,享受到信息服务带来的便利。
社市中区互助式养老,为老年人送去了“精神保姆”
在越河街道古路沟社市中区陈春田家里,笔者看到,一些老人正聚在一起打牌、下棋、读报、谈天,不亦乐乎。这是市中区目前正在开展的社市中区互助式养老点之一。这种养老方式是鼓励一些住房宽裕的老人,腾出部分房子用于社市中区老年人文体休闲娱乐活动,民政部门则为各互助活动点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每月报销一定数额的水电费。互助点建立之初的用意是为相近的老年人提供活动场所,现在来看互助点不只是老年人活动的场所,而是变成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关爱的集体,如果哪一天某一位老年人未去活动,大家都会问怎么回事,每一位老人都成了互助点成员的牵挂。有一次陈春田老人病了,互助点的老人都买来了慰问品,还帮他收拾家务,陪他聊天,给他安慰。老人们都说,“互助点成了关爱点,生活互相照应着,在一起娱乐娱乐、聊聊天,精神生活充实了,心情变好了,连病都少了。”
机构养老,为老年人配上了“贴身保姆”
市中区在实施居家养老服务的同时,不断加强老年福利设施建设,实施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的政策,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福利机构,满足老年人的多种养老服务需求,目前,市中区共有社会福利机构7家,床位526张,已入住老年人381人,入住率达72%。正在兴建的2家。各福利机构服务设施齐全,设有健身室、娱乐室、阅览室、图画书写室、 医务室、浴室、洗衣房等配套设施,入住的老年人都可以得到舒适、舒心、周到贴心的服务。
同时市中区还开展了“情系夕阳工程”活动,为30个社市中区建立了老年健身室,老年娱乐室、老年棋牌室、老年阅览室,并设置了室外健身活动场所和健身器械。老年人的各项活动有社市中区指导、老年协会管理,使社市中区老人健身、娱乐、打牌、下棋、读书看报、说话聊天等各项活动有了场所,不用出社市中区就可以开展活动,方便了社市中区老年人,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部门新闻 > 市中区“四位一体”打造养老服务新高地
市中区“四位一体”打造养老服务新高地
时间:2012-05-21 20:08来源:中区政府网 www.yunhepan.com
上一篇:市中区组织收看全省节能考核奖励电视会议
下一篇:李新斗到济宁经济开发市中区调研重大项目和招商引资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全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