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在省城经十路舜耕路路口,挥汗如雨的交警王曰磊正在路上指挥交通。当日,省城最高温度达到38.5℃,达到入夏以来最高温。记者 潘炳 摄影报道挥汗如雨!
济南四部门发通知
没绿豆汤等防暑
停工受罚!
商报济南消息(通讯员 关学军 记者 窦昊 )昨天,济南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城管局(城管执法局)、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市城市园林绿化局就做好全市建设系统防范应对高温酷暑天气工作发出联合通知:气温超过35℃以上,户外作业人员至少得休息4个小时以上。
记者了解到,根据相关规定,凡是气温超过35℃以上,各建筑工地、园林绿化等户外作业人员,从中午11:00到下午15:00停工;保洁人员在此基础上停工延长至15:30;市政工程施工人员的露天体力施工则停工延长至16:00.以此缩短施工人员连续作业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防止因中暑或疲劳发生安全事故。
除此之外,施工单位必须保证施工现场的绿豆汤、茶水、开水等防暑降温饮品供应充足,并向作业人员发放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人丹等防中暑药品。对没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玩忽职守、措施不力、工作不落实、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和单位的责任。检查中发现工作不落实的企业,采取强制停工措施,给予通报批评,并记入诚信档案。
39℃!保洁员
还穿着厚工装
市民:请尊重他们的劳动
昨天最高气温超过39℃,如果没啥事,人们都懒洋洋地不愿出门。可在大街上,保洁员们却丝毫不能懈怠。在规定的休息时间之后,他们依然得进行捡拾、清扫。
昨天下午15:30,记者见到张连英时,她已经在街头对行人留下的垃圾、掉落的树木枝叶进行捡拾了。记者了解到,今年57岁的张连英来自平阴县安城乡,2012年是她和老伴来到济南的第四年了。昨天的最高气温已经在39℃上下徘徊。根据规定,气温超过35℃,张连英和她的同事们就需要“限制作业”,防止因为高温中暑或其它安全事故的发生。但即便如此,张连英依然要在作业时穿着长裤的工装,“工装的料子是由涤纶和棉布等混纺的,涤纶是为了夏天总出汗清洗方便,棉质则是追求舒适度。”四中队的相关负责人介绍。
但记者也了解到,即便保洁员们如此辛劳,但依然有人对保洁工作的艰辛视而不见。“不停反复的清扫中,有时看见乱扔垃圾的市民我们也会提醒,但有的人却口出恶语甚至拳脚相加,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了,保证了城市的清洁,却这样对我们,有时候真是挺寒心的。”张连英说,希望市民们在这样的大热天里,能够尊重保洁员们的劳动。
记者 窦昊
泉水浴场
考虑推排队券!
人满为患“装”不下了
泉水浴场
考虑推排队券!
下午1点多,泉水浴场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最吸引人眼球的当属三名俄罗斯姑娘。她们在水中游了一圈后,便在池边铺上浴巾,往身上抹防晒油,躺下来享受阳光的滋润。“很爽,很舒服,我们在俄罗斯时也经常去海滨浴场晒太阳。”卡琳娜(化名)说。
由于是工作日,加之初中生们正在进行学考,部分家长也陪在考场外,泉水浴场的人数猛增,但并没有达到饱和状态。不过工作人员预计,随着学考的结束,这周末很可能出现客流高峰。“泉水浴场能承受的最大客流量在200人左右,我们正准备在客流高峰期时采取使用排队券的方式来限制和分散客流。”环城公园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排队券上将注明游客在浴场内的游玩时间。
帮扶晕倒乘客,热心人不是一般的多
昨天是入夏以来最高温度,中午12:00左右,车队工作人员测试公交车厢温度达48度。为此二公司一队为每位驾驶员发放了防暑药品,保证好驾驶员的安全运行工作。但驾驶员反映由于气温高,车上部分乘客也都出现中暑症状,而且老年人比较多。通讯员 朱晓光 记者 王晓迪 张梦尧
45路驾驶员夏青反映,中午12:30左右,当车辆行驶到菜市南街站点时,车上有一位60多岁的女乘客趴在了座位上,不断出虚汗,并且脚下出现一堆呕吐物,她立即将车队准备的防暑药品(藿香正气颗粒)递给女乘客,并且将自己的水杯也一同递过去让她服药。昨天中午13:00左右,K93路驾驶员冉芹驾车行驶至甸柳庄站点时,突然听到车厢内有人喊道,“司机师傅,有人晕倒了。”冉芹赶紧拉好手刹,查看情况,只见一位20多岁的年轻女乘客脸色发白,双眼紧闭,冉芹立刻拿来车上应急小药箱里的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品,热心的乘客还拿出自己的水杯,帮助该女士服下。
昨天中午11:30左右,15路公交车上也发生惊险一幕,一位刚从十一中出来坐上公交车的女生,突然晕倒在车上,公交司机和乘客紧急救助,所幸孩子并无大碍。据了解,学生小王刚参加完上午的中考,考试的紧张加上天气热,以及车辆的颠簸,小王上车不久就晕倒了。驾驶员王振兴立即停稳车,和同事慈丰财、乘客一起扶起小王,一边掐住人中,一边给她喝藿香正气水,带着扇子的老年乘客也在一边给她扇风,不一会儿小王就睁开了双眼。
针对这一系列事件,公交公司驾驶人员提醒,夏季车厢气温高,乘客乘车注意防暑。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