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烟台苹果主产区栖霞、招远等地,果农大量使用加药果袋,药物直接与幼果接触直至成熟”报道一出,舆论哗然。
而除了烟台,聊城冠县也是苹果生产大县,作为山东除烟台之外的苹果主产区,冠县果农如何种植苹果呢?有没有使用药袋?
带着以上最受市民关注的问题,聊城晚报记者走访调查了冠县东古城田马园苹果种植基地,发现冠县的苹果也套袋,不过套的全是无色无味的透明塑料袋,是专用的果品套膜袋,不含农药。
苹果基本都套着袋
13日上午11时30分许,高悬的太阳蒸晒着大地,天气闷热不已。这个时候,果农姚玉玲依然在干活。
在冠县东古城镇田马园村自家苹果园内,姚玉玲正在果园内给苹果套袋,在她所套果树的东侧,树上的苹果全都被套上了透明塑料袋,一片绿意中,这些塑料袋很是显眼。
左手拿着一沓透明塑料袋,右手捻出一个袋子,用手指戳开袋,将苹果套进去,然后用绿色细铁丝一别,一个苹果就套完了……
套了约有十分钟,姚玉玲抬起胳膊用袖子擦了擦汗,“我家的苹果树在一周之前开始套袋,近6亩的苹果树呢,这不,现在还没套完……”
姚玉玲家中有近20亩地,其中6亩是苹果园,而这果园她种了已快20年。
“我家的苹果套了至少有5年的袋了,套袋之后苹果长得个大、产量高、不烂果、防虫叮咬,而且还可以防止打药时打到苹果上,现在我们村里都套袋。”姚玉玲告诉记者,她所在的田马园村村民基本都种苹果,而且都给苹果套袋,用的袋子与她所套的一样都是透明的果品套膜袋,“每年的5月下旬到6月中旬这段时间是套袋较为集中的时期,这个时候,苹果基本长到了如杏般大小。”姚玉玲介绍。
诚如姚玉玲所说,记者驱车从冠县县城到东古城田马园姚玉玲的苹果园的沿途,看到路边的苹果树上大多数都套上了透明的塑料袋。
“10多年前就开始套袋了,5年之前基本全都套袋了,现在是百分之百的果农都套袋,套袋后产量高。”在冠县兴贸路经营农资店的郭英忠告诉记者。
用的是不含农药的塑料袋
“现在大多数都套完了,那些没套的是因为个头长得还不够大,还没到套的时候。”冠县金田地樱桃油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田怀忠说。
田怀忠对于冠县苹果的生产种植情况了熟于心。他告诉记者,东古城的苹果产量占冠县苹果产量的70%-80%,而田马园的苹果产量占东古城苹果总产量的三分之二左右。一棵苹果树栽种3年后开始结果,栽种7年则可丰产,一棵树一年可以结果80斤左右,结果25年之后,苹果树基本就“寿终正寝”了。冠县的苹果除了在聊城本地销售,还销往邯郸、石家庄及北京等地。
记者询问田怀忠是否有果农套药袋的,县里有没有对此进行查处,田怀忠很肯定地回答,“冠县果农没有使用药袋的,不用查都没人用。”
说着,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田怀忠说,目前果农所套的都是普通的小聚乙烯苹果袋,一个袋子的成本在七八厘到1分钱,而若使用药袋,药物无法直接喷洒,只能使用机器,这样一个药袋的成本比普通的苹果袋高出不少,得达到几毛钱,“一亩地就得用2万多个套袋,光成本果农就承担不起。”
对于田怀忠所说的,郭英忠表示赞同,“冠县苹果没有套药袋的,药袋成本太高,烟台苹果销售给批发商时每斤就3块多,但是冠县苹果出售价每斤才1块多,说句实在话,咱冠县农民根本用不起药袋。”
塑料袋无色无味仅此一种
东古城镇和冠县县城都有不少农资店,店内卖农药、肥料等,其中也有苹果袋。
而记者13日中午12时许,走访东古城及冠县县城近10个农资店发现,店内均未有药袋销售,虽然苹果袋的牌子各异,但是苹果袋都是无色无味不含农药的透明塑料袋。
郭英忠酷爱上网看新闻,他自然早就看到了烟台果农使用药袋的报道,所以,记者刚进入店内询问苹果袋一事,他便猜到了记者的来访是“与烟台苹果套药袋”相关的。
他的这个店是从1998年开业的,在2000年左右他第一次接触到苹果袋。
面对记者的采访,他打开了话匣,向记者历数起苹果袋进入冠县的过程:“最初是四川开始用苹果袋,他们是用在柑橘上,后来才推广到其他果品上,在十多年前,有个四川厂家的业务员来到店里推销这种袋,我就留了一些,不过,当时苹果袋还是新兴事物,很多果农并不接受,但是仍有人尝试着使用它,效果果然很明显——套袋的苹果不烂果了,个头也比不套袋的大。这样,慢慢的,果农开始接受并普遍使用苹果袋。差不多在5年前,苹果袋就开始被果农普遍应用了,现在,果农百分之百使用苹果袋。”(李小芹 楚诗韬)
■相关链接
苹果袋名片
学名:透气套膜袋
个头:长近20厘米宽约10厘米
颜色:无色透明
特点:一端裹有绿色细铁丝,用于将袋子固定在苹果上
作用:增产、防虫等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