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调查:多为秸秆找出路 来源:山东广播电视台电视卫星频道山东新闻联播
齐鲁网讯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电视卫星频道《山东新闻联播》报道,眼下,山东今年小麦机收已渐进尾声。小麦丰收日,秸秆燃烧时。屡禁不止的秸秆焚烧现象在各地又呈现抬头趋势。来看记者的调查。
6月13号,记者驱车行驶在菏泽市的乡间公路上,一路经过郓城、巨野、单县等县,沿途只见雾霾笼罩天空,空气中弥漫着燃烧产生的呛鼻烟雾。在远离公路的一大片刚刚收获的麦地里,看到了这样一幕景象。
这一天,国家环保部发布的全国秸秆焚烧分布遥感监测结果显示,6月13号,山东共有135处秸秆焚烧着火点,多数分布在鲁西南地区。
6月14号,记者沿105国道驶入济宁境内,在市中区安居镇又见到了大片刚刚烧掉的麦地,在京杭运河沿岸也发现了一处燃烧点。
秸秆焚烧的危害已经不用多说。在采访过程中,随处可见田间地头、公路两边挂着的宣传标语。然而,为什么政府三令五申禁烧秸秆,农民却依然我行我素,农村还是“狼烟四起”?
政府头疼、城市污染、农民无解,这是秸秆禁烧面临的现实。在采访中,农业专家告诉记者,过去小麦收割后剩下的秸秆非常金贵,可以盖房子、喂牲口,还能烧火做饭当燃料使,可如今农村家家都烧煤气、液化气,秸秆已从当年的“香饽饽”成了“烫手山芋”,很多农民为了图省事,只能一烧了之。
随着老百姓生活方式的提高,秸秆作为燃料的数量越来越少了,所以要想充分利用秸秆,济宁汶上县目前就采用了最便捷、最有效、最省工省力的秸秆直接还田方式。
自从2007年汶上县开始治理焚烧秸秆以来,县里的3000多台联合收割机都装上了小麦秸秆切碎机,它的好处就在于收获小麦的同时,能够直接将小麦秸秆粉碎还田。
汶上县南旺镇镇长颜世旺介绍,这些秸秆粉碎过后,平铺到土壤上,既保墒又除草,腐烂之后还能培肥地力。
这样一台简便的秸秆切碎机,出厂价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由于装上后会增加收割机的用油负荷,机手大多不愿购置。为此,汶上县县、乡两级财政补贴,鼓励农机手安装这种设备。目前,全县秸秆还田率达到了百分之百。
颜镇长说,在实行秸秆还田之前,小麦和玉米地产量在800斤左右,通过这两三年实行秸秆还田,土壤疏松了,地力培肥了,产量增加了,现在小麦产量能大到1100斤左右,单季增加300多斤的产量。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阅读